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自己什麼也沒說,這句話只是巧合而已。

他輕輕吐了口氣,放空心思,趕快拉著宋時收拾東西去了。

兩天後,宋家父子便帶著縣裡孫典史乘車進了府城,與朱太尊一道登船北上。

宋時老家就在河北保定,到京裡肯定就能見著家人,所以帶的東西不少:不光是送京官的炭敬、土儀,還有給家裡捎的福桔、柚子、荔枝、龍眼乾之類小吃。到江南一帶,又要買些吳綾、緙絲、松江布、蘇杭綵緞和蘇州樣的新衣裳首飾。

朱大人雖然沒有親戚在京,卻也在蘇杭、南京採買了不少東西,笑呵呵地對宋縣令說:“這些是要替桓通判捎回侍郎府的。宋大人可有禮物要往侍郎府送?咱們兩人結伴同去也好。”

宋縣令豈止沒有禮物,也不願意踏足桓家一步,勉強笑道:“下官家小已在京裡等著了,到京還得先找到他們,以免家人擔憂,只怕不能與朱大人同行了。”

朱大人有些可惜,不過想想他是代桓侍郎的親孫子送東西去的,有這份面子,也實不用宋大人這位與桓妃拐著幾道彎的人替他說好話了。

他們往北到長江都是乘船而行,水路安穩,長日無聊,宋時就抓緊時間寫起了論文。因為剛清過一回隱田隱戶,對社會階層、富戶貧民之間的矛盾特別清楚,這回他就專心寫起了古代的社會關係:

之前寫士人生活小論文時,他已經寫過士農工商四民關係,這回再重複一下,就能湊不少字。順便再寫一下他最熟悉不過的科舉——都寫到當官入仕了,哪兒能饒得了科舉呢?

四民寫完了,就寫他最近接觸最多的——就是租稅、田賦、徭役。

南宋以後,福建一帶就開始風行永佃制了,佃戶和地主之間的租佃合同是將代表土地使用權的田皮、代表所有權的田骨分開的,而田皮在流通中還可能產生二地主,層層盤剝下來,佃戶身上所揹負的租子竟要比賦稅還高得多。所以他們清隱田隱戶時,許多百姓寧可交稅、服役,也支援他們……

嗯,再順便寫寫地主和佃農的利益衝突,佃農抗租抗稅的鬥爭!

當然還有宗族。他親手拆了武平縣最大的幾個宗族,審過各宗族的家長,也審過受陰庇的子弟,接過遠支分宗子弟與其妻孥的狀子,也頗有可寫的角度。

這一路上他都悶在船裡寫論文,因為不方便用鄭朝的書當參考資料,索性用了宋朝的會典,文集作參考,摘取其中內容混著自己切實見到的情況彙編成文。

在船上一個多月夙興夜寐,他竟寫出了五萬字的論文——都趕上碩士論文的字數了!修訂完全稿之後又靠手寫輸入法,在袖子裡辛辛苦苦地抄了三四天,終於傳送了出去。

之後便是盡人事……接著盡人事,還可以抓緊時間再寫一篇古代官員如何腐敗受賄的小短文。

不過過了長江,水路就上凍了,之後的路都得乘馬車走,車裡不方便寫稿,他的速度也被拖慢了不少。到進京後,拜見了在客棧裡等著他們的大哥、二哥,給小侄子們發了禮物之後,他就一頭扎進論文的海洋裡拼命趕稿。

除了臘月二十五陪父親赴禮部報道,二十六送兄長們回鄉祭祖,元旦朝覲、正月十四大祀又要送父親入宮,中間放假的日子他竟一天也沒歇,熬得昏天黑地,總算把古代行賄受賄技術的科普文章寫好提交了上去。

等他再度正式出門,已到了正月十八,外官到祀部過堂的時候了。

宋大人過堂時倒沒受什麼為難。御史黃大人、府尊朱大人給他寫了不少溢美之詞,布、按二司與他雖不熟悉,但都看過黃巡按的書信,深知他在地方清隱田隱戶、追索歷年積欠,做出的事有多了不得,給的也是最好的考語。

負責考察的主事問了他幾句清田畝、抑豪強的細節,宋縣令都是親自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