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時一層層拆開包袱,行取出像個木盒子一樣的油印機,又從底下幾個油紙包好的紙摞中挑了個印滿字的,拆出一張,拿給桓凌看。
“這是我新鑽研出來的印刷術,師兄看看這印種印刷技術好不好。”
好,怎麼能不好!
桓凌一見到紙上筆畫極纖細,卻字字清析,彷彿刀削斧鑿出的文字,便從胸間嘆出一聲“好”,抬眼看向宋時,驚豔地問:“你是怎麼印出來的?尋常雕版,若是將字畫雕得太細,便容易刻出斷筆,哪能印得這樣纖細、這樣清楚利落,且又細而不弱,骨力遒勁……
“世人都以為宋版最佳,印書都學宋體,我只看你印出的這一頁,足可脫出宋版書的模範,獨立一家風格了!”
第44章
宋版書都出自名家手書,其字肥學顏體、瘦學歐柳, 精校精印, 字字工整細緻, 絕無錯訛。所用的墨錠也比後世為佳,開卷後墨香襲人, 墨色光潤清朗,潑水不洇。而到本朝,印書便完全成了匠人之職, 書寫文字再無宋版的名家氣象。再從其雕版到印刷也粗劣了許多, 印出的字墨色淺淡模糊, 筆觸粗笨無力,遠比不上宋版。
宋時這版卻一改今時印書的粗糙, 筆致清瘦、字形方正, 書字筋骨畢露, 用墨明亮光潤, 顯得紙面格外疏闊朗潔。
桓凌的目光從紙上轉到宋時臉上,問道:“你能創出這樣清瘦有力的新字型且先不說, 這等纖細筆畫是怎麼印出來的?難道不是匠人雕刻的書版, 另有什麼玄機?”
宋時緩緩開啟油印機盒蓋, 指著裡面被油墨浸黑的紗網, 含笑答道:“當然不用匠人, 全靠這個大寶貝兒。”
桓凌低下頭細看,只見那個盒子從當中豎分為兩半:一半是個木框框著的紗網,紗網叫墨汁沾得黑糊糊的;另一半底下鋪著塊平板玻璃, 上頭擺著幾管鐵頭木杆的細筆,一個瓷墨瓶、一個表面沾滿墨汁、帶把手的圓棍。
這麼個盒子就能印書?書版何來?難道靠那鐵筆刻出來麼?可刻出的是陰文,這印出來的卻是細如筆尖的陽文啊?
他仍是不解,搖了搖頭,含笑望向宋時,等他給自己解釋。
宋時便將油墨、皮輥子、鐵筆和玻璃調墨板都拿出來,再從最底下取出鋼板,拿一張乾淨的新蠟紙鋪在鋼板上,寫下一個龐中華體的桓字,又勾畫一個實心的顏體桓字,然後夾到紗網下,底下墊上白紙,拿輥子沾上油墨滾了一記。
兩個墨色光潤、清晰疏闊的“桓”字就印在了紙面上。那個顏體字也比早前有了進步,字型內框塗得滿滿的,就如真的軟筆書成,再看不出筆劃之前落下的空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