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切實可行的文章被考官分到了書案另一側,預備評入二甲。

李閣老一面挑文章一面笑著說:“只怪之前朝上論農商本末論得太多,又有宋、桓二人的《國富論》在市面上流行,就如同考試前透了題目似的。今科殿試佳作太多,老夫都要挑花眼了。”

工部尚書吳中含笑應道:“倒要恭喜大人能得到這許多才子做門生了。我看有些學生策對中極有見地,不只囿於朝上和桓宋之議,將來入得朝中,也必定是可託國事之才。”

他判的那摞卷子中便有答得出色的,捲上不只寫到農本之重,通商之利,興工之用,而是舉漢中經濟園辦學院、教百姓讀書之例,跳出工商農三者互利之囿而議士農工商四民一體,論厚工商之利不止可以惠農,更可以興一地讀書風氣。

這份卷子的立意又比那些只寫如何聚財富的又高了一籌,這殿試文章又不論文筆,惟務直敘,單看其策對中顯露的胸襟,此卷便足可推到前十。

判卷才過半便連得佳卷,可見今科學生才學之嘉。諸位學士、都御史、尚書、寺卿都是精神大振,越發用心閱起捲來。

這樣有新意的擱在二甲前列,想法稍差卻有實踐性的便往後擱一擱,那些固步自封的便落在三甲。

但其中卻有一樁卷子令讀卷官、翰林學士劉機拿有些不定主意,單取出來推薦給三位閣老看:“這考生雖無甚新奇議論,卻是懂些農工之事,文中寫到興工事的要旨,想來是個通實務的人才。”

李閣老這回是要親取門生的,便將卷子接過去看了看,果然見他落筆不同於旁人——別人都是從治世之臣的身份寫來,講興工通商的好處,唯獨他寫的是興工業時如何沉得下心,耐得起不見回報的辛苦勞作。

治工業如做學問,務心居敬持志,凡求名求財,稍事勞力便要立竿見影求回報的,終究不能成事。

李閣老細細看罷這篇文章,嘆道:“雖非治世之臣,卻是治事之臣,堪做實務。如今朝廷欲重建一個漢中經濟園,卻總不得如地方那般順利,便是缺了這樣肯做實事的人。”

雖然這文章立意不及許多眼光高遠的才子,但如今部院中正缺踏實肯幹,又懂得如何做事的幹才,這份卷子也可往前提一提,免得錯將他放了外任。

李閣老自己便是考官,安排起名次來十分方便,直接就把他點了三甲傳臚:“這學生寫得出建經濟園初期畢路藍縷之狀,說不得就是個漢中府考來,在宋時身邊受過教的人,我戶部正缺這樣的人才。”

只怕不是戶部缺,而是主持經濟園的三皇子魏王缺這樣的人才。

眾人心知肚明,自然不肯戳穿,只微微一笑,仍是各自埋頭閱卷。殿試之後容他們看卷子的時間極短,收卷之後便要連夜判出,三月十七日午前就要定下二甲、三甲之分,排出前十呈到御前,定下名次之後就要拆卷唱名,依次填到榜上。

到得三月十七一早,三百零五份考卷便已整整齊齊堆在諸位考官案頭。一摞二甲、一摞三甲,皆是涇渭分明,只挑出各考官於二甲選出的最優卷交內閣挑選,剩下的一份份次第排下去,便是最終排名。

當今天子亦不是那等不信任大臣,隨心更改讀卷官所選人物的皇帝,看看文章確實都是可用的實務策,便點了福建林震、江西範禮、吳中徐珵為頭甲三名進士。

聖上點了頭甲,後面便可拆卷錄名了。

幾位讀卷官圍坐堂上,看著彌封官拆封,聽下頭一一唱名,由主考李閣老與副考官劉學士親自填到榜上。

唱名時原本只唱到籍貫,但唱名的執事官藍御史也自是一目十行的才子,唱到一位陝西籍考生白桂時,他那目光中心盯著“貫陝西漢中府南鄭縣民籍”這一排字,眼角餘光卻已掃到左邊一行“治書經,師:舉子趙肅、教官方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你開啟時間的門

皎皎

公子極惡

淺如月

HP我的爸爸是伏地魔

吃瓜下

老攻失憶後人設崩了

念念有嶼

穿成農家老婦,我帶著兒孫去逃荒

暴富的喵喵

因果輪迴之第九世覺醒

菩提樹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