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龍門半天下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講到這裡,王老師給弟子們講了一個小故事,寓教於樂嘛。

話說有一個老兄受戒後,照樣吃喝玩樂,什麼也不在乎,破戒也不當回事兒。這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來到了陰司,正好碰到一個鬼卒,一看到他劈面就是一痛大罵。這位戒子老兄莫名其妙地被罵得很沒底氣,等鬼卒罵爽了以後才抹了一把被噴的一臉口水,問怎麼回事。

鬼卒雖然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拽樣,總算是還勉強給他解釋了一番:“我們領導剛從微信裡通知了,看到有持戒來報道的鬼,要我們先看看他身上有沒有光,如果是帶著光的話就請他走正門進去,還得加倍小心侍候好了。要是光比較弱的呢就安排他走東角門進去,不用過多理會,至於躲在沒有一點光的,說明生前就不是好戒子,遇到這類人一律革除了戒名再鎖了下地獄。你看看你這個道士,身上不是沒有光,簡直就是一團黑氣,真不知道你個魔頭哪來的自信敢冒充道士來混待遇,快滾,快滾。”說罷舉著鐵棍就打,結果這位驚醒了,坐在那一陣陣後怕,從此洗心革面,嚴格自律,堅決不再當魔頭。

忽一日他又夢遊來到了地府,發現來的還是那個地方,結果上次遇到的那個鬼卒離著老遠就翻蹄亮掌地跑過來,還離得還老遠呢就跪倒請安:“仙長您這是想去哪裡?小的給您帶路。”

道士心裡有點發虛,趕緊說:“沒事沒事,我就是吃飽了沒事四處遛遛,千萬別打攪了你們大王。”

“我家大王吩咐過,遇到您這樣身上比5000瓦燈泡還亮的道長一定要熱情,請到那邊敬茶,還要登記您的大名,如果您不介意,留下個到此一遊之類的墨寶就更好了。”

道士被鬼卒熱情得有點發毛,“我就隨便走走,不坐了,您忙,再會,噢,再也不會。”說完轉身便醒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修道最重要的是什麼?修心,心正才神明,隨身自帶光環,到哪都自信,都可以臉不紅心不跳,這一點一定要好好體會。

前面講過全真的是性命雙修的,不過是先修性後修命,和南宗的先命後性是有區別的,這個不同實際上說明了南北兩宗對於性和命的理解、重視程度是不同的。作為傳人,王常月把心性的修煉進一步提升,放到了頭等重要的地位來教導弟子:“你們只需要按我說的做,好好修煉心性,早早修成了性,還用發愁命不立?”

以上只是簡單講了一下《龍門心法》皈依三寶這部分,它僅僅是修性的入門篇,還有許多功夫如懺悔、清靜、參玄、報恩等等,最終達到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了悟生死這樣就修成正果了。

身為七代律師,王常月主動擔負起了重振龍門的重任,讓社會接受自己的理論,讓朝廷接受自己的教義,現在看來,王常月希冀的這上層、下層兩條路都走對了。

至此,可能還是有道友不理解,為什麼重整戒律、融合三教就能得到滿清政府的接受和認可呢?如果仔細研究《龍門心法》不難發現,王常月一直在勸人向善,正心誠意,嚴格奉師科戒,擺出了一種我們很善良,很守規矩,很好管理,不會危害清廷的小白兔的姿態。

以前道士們修煉大多數是為了長生久視,至少也是想多活幾年,但是王常月的《龍門心法》卻有不同的觀點。在第21講“功德圓滿”中王常月說:“誰存不死?哪見長生?……彭祖至今何在?顏子萬劫還存?……人皆有死,但要死得好……”,這就是王常月對千年道教動的刀。因為到了明清之時,道家的那些仙術、長生人們越來越不相信了,皇帝都不相信了,你還拿著這一套去忽悠人,以為別人都比你笨啊?這也是王常月為什麼要轉而講持戒的原因。

另外,王常月有意識地淡化全真道士必須出家修行的慣例,不再刻意要求必須出家,人家龍虎山為什麼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視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