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金庸筆下的五散人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軍到達湖口統計人數以後,發現失蹤了十七八個人。這點兒人對於大軍來說自然是微不足道,但是還沒開戰就有戰損,朱元璋心情也不好,就把火發在了周顛身上,派人押著他去江邊淹死。
令朱元璋沒想到的是,不久周顛又跟著手下人回來了。朱元璋就問手下:“怎麼沒把他弄死,還帶他回來了?”
手下一臉苦相加恐懼地說:“實在是弄不死。”
周顛湊上來說:“先給我來點酒肉,你們慢慢聊。”
吃完以後,周顛還有心情收拾了一下儀容,來到朱元璋面前一躬說:“好啦,我吃飽了,你接著派人殺我吧。”
朱元璋說:“算了,以前也不是真要殺你,實在是被你煩來煩去受不了,以後也不敢殺你了,你隨意吧。”
這次事件以後不久周顛便自行離去了,據說去了廬山隱居,從此就沒再見朱元璋。
這裡有一個小問題:當時朱元璋是真想淹死周顛,還是隻想嚇嚇他?在十多年以後他親自寫的《御製周顛仙人傳》中,描寫當時餓著周顛,火燒、水淹周顛的這些情節時,那種輕鬆的語氣顯然沒有把隨便殺死一個人當回事,即便他是個仙人,就是不知道這種無視生命的性格是天生的還是當皇帝以後養成的了。
綜上所述,周顛最初給我們的印象主要包括能預測,會辟穀、不畏水火等,這些對朱元璋來說還只是把他當成了一個有些特殊本領的異人,離仙人還是有差距的。
鄱陽湖大戰以後,朱元璋經常會想起周顛,希望他能出山再幫他打天下,於是多次派人去廬山找他,可惜一次也沒找到。
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不無遺憾地派人在廬山竹林寺的舊址上修了一座訪仙亭,又名周顛亭,意思是向周顛表白自己很想他,你快回來的意思。
轉眼就是二十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時候,老朱得了個怪病。史料記載是高燒不退,而且是舉全國之名醫都束手無策。正在生命都垂危的時候,來了一位自稱赤腳僧覺顯的和尚,說自己是廬山人,前些天山裡有一個叫周顛的隱修來找他說皇帝病了,別人治不好,他這裡有一包特效藥,託他給送過來,保證藥到病除。
在一群太醫的監視下,覺顯命人拿來一個大金盆,先從藥包裡拿出兩片溫良藥,接著又取出一塊溫良石把溫良藥磨成了細粉,接著用一個金盞裝著磨好的藥喂朱元璋服下,果然藥到病除。
病好後,朱元璋把覺顯請來詳細問了問具體情況。覺顯說:“周顛來找貧僧時,說自己是天池山頂的一個隱修,和當今皇帝有過一段緣分。最近沒事他去天上二十八星宿的辦公室串門,發現其中一間辦公室裡有一條蛟龍,腦袋耷拉著,無精打采的,還嘩嘩地流血。我問他這是什麼意思?周顛說那條蛟龍就是萬歲你,現在重病垂危,再不治隨時都會掛。他又說自己不方便來,所以才會託我來送藥的。”
而送藥的這件事情又被後人進行了深度解析,進一步渲染周顛的預言能力。事情要從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標的死開始,朱元璋九月就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老朱自己非常清楚這麼做會有多大的隱患,為了這個寶貝孫子能順利接班,於是從第二年殺涼國公藍玉開始給孫子鋪路。
後面的事就不講了,周顛送藥的解析就被後人和藍玉案聯絡上了。周顛送來的藥有溫良藥和溫良石,二者合到一起就是“溫涼藥石”。加工藥的過程中用到的盞諧音就是斬,所以連在一起的諧音就是“藍玉要死,斬”。
當然這種解釋估計朱元璋自己肯定是不知道的,至於周顛當時是不是想借這個藥方來預測“藍獄”這件事也沒人知道,反正真真假假才更有意思嘛。
總之,病好了以後朱元璋當然非常高興,於是當年七月,朱元璋下令禮部員外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