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金庸筆下的五散人 中,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面再講講五散人中的周顛。
姓名:周顛
籍貫:建昌(江西永修)
和張中相似,周顛的生卒年也沒人知道,僅知道老家大概就是今天的江西省永修縣,美麗的廬山腳下。實際上週顛連個名字都沒有的。或許原來有名字,只不過誰也不知道罷了。據說他14歲的時候家裡要給他娶個老婆,忽然得了癲狂病,於是老婆也就沒娶成,反倒是得了一個周顛的名字。癲和顛通假,這個名字實際上相當於周瘋子,時間長了,也就被人們叫習慣了。
等到周顛成了周顛仙以後,人們便回顧他發瘋的情景,試圖挖掘當時的真相。比如明代陸人龍寫過一部《型世言》的話本,裡面是這麼解釋的:“顛之原,仙之根”。什麼意思呢?在他理解一般人是成不了仙的,這個大家應該都認同,因為那種清靜自守,名利、父母、妻子什麼都不要了的事情正常人是辦不到的,而周顛將來是要成仙的,是有仙緣有仙骨的,如果成親的話,修仙之路無疑是要從噩夢級變成地獄級了,所以就需要在娶老婆的路上生病發瘋。
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話,那麼周顛就不應該是真瘋,事實也是如此,他的行為舉止最多算是特立獨行罷了。
周顛離開家以後就來到了南昌混江湖,加入了丐幫天天要飯,後人分析說他是在南昌等朱元璋。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十二月,陳友諒的手下胡廷瑞等人宣佈要棄暗投明,當時自封吳國公的朱元璋非常高興,當即不顧快過年馬上動手到南昌接收。第二年正月“上至龍興(南昌)”,於是正在南昌要飯的周顛便想辦法接近朱元璋。說實話,一個叫花子想要見國公,在技術上難度的確有點高,據朱元璋回憶,大概可以覆盤當時的情節:
當南昌的事情處理完以後,大隊人馬準備出城坐船回建業,當走到東華門的時候,朱元璋發現左側遠遠有個人跪在那裡,當時就隨口問了一句:“那裡跪著的是什麼人?”
左右陪同的地方官連忙回答:“回國公,那是個瘋子,不用理他。”
朱元璋一聽沒在意,便徑直過去回南京了。
眼看沒能引起朱元璋的注意,周顛並不灰心,趕忙收拾收拾自己的破爛傢什,一路逶迤來到南京。
這裡解釋一下,歷史上南昌、南京等城市曾經有過很多名字,比如南昌就有豫章、洪都、龍興等,南京名字就更多了,金陵、建業、江寧、集慶等,朱元璋打下這裡以後就改成了應天,後來又成了南京。清代修《明史》時,這些地名用得挺亂的,比如南昌,有時也會寫為龍興,南京也會寫成建業,這裡就直接用現在的地名,道友們知道就可以了。
到了南京以後,周顛繼續想辦法接近朱元璋。時間長了總會有機會的,這不,有一天朱元璋去一處工地視察時,終於注意到了周顛,便把他叫過來問:“你找本公有什麼事?”
周顛一反癲狀,正色說:“告太平。”
“納尼?”老朱一臉懵樣,顧左右也都和他差不多。
接著再怎麼問,周顛卻又什麼也不說了,於是便命左右把他帶走了。
接下來,只要朱元璋外出,周顛就想辦法接近他,每次都是以“告太平”三個字開頭。當然,如果只說這三個字,朱元璋早就把周顛當成瘋子不打死也得打斷腿了。沒有當皇帝之前的朱元璋還是很有那麼一點胸懷接納人才的,慢慢地周顛也受到了他的重視,因為他發現了這個人的確有一些異於常人之處。
比如這個瘋子很會算命先生那一套本領,說些模稜兩可的隱喻的話,事後再經過人一分析發現說的還挺對。
有一天他用兩隻手比劃出一個桶狀,對老朱說:“你打破了一個桶,再重新做一個桶”。朱元璋當了個皇帝以後有人分析說:“桶者統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