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信仰自由可以有,但要聽話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非常熟悉成吉思汗和丘處機交往的那段歷史,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都有精彩地演繹,特別是金庸先生的幾部架構在宋元更替背景下的精彩小說,對於那段歷史的信手幾筆,就讓我們不知不覺中熟悉了那段歷史。當然了,其中對於全真七子描寫得更加出神,特別是丘處機這樣一個重要人物,這當然和他的重要的歷史地位有著關係。

當成吉思汗邀請丘處機遠赴西域相見時,七十四歲高齡的丘處機為什麼不辭辛苦得當即就動身去了,要知道那時候可是沒有飛機、高鐵,唯一可選的就是騎馬。關於丘處機遠去萬里拜見成吉思汗的經過以及全真教這裡暫時不多講,只是把其中的原因簡單說明一下。

二十多年前,卿希泰教授總結了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成吉思汗當時正在西征,無法顧及到蒙、金和南宋的戰場。當時金國已經遷都到了河南,所以山東就成了戰略要地,全真教在山東的影響力之大,成為三方都想爭取的物件,成吉思汗也是為了戰略佈局,所以才向丘處機發出了邀請。當時丘處機面對三方的邀請,也是做了一番抉擇,這就是第二個原因。簡單說,就是丘處機看好蒙元,認為未來就是蒙元的天下,所以才決定不遠萬里,七十多歲還去見了成吉思汗。

《輟耕錄》中記載了丘處機對此行的原因的解釋,他說以前南京(金國首都開封)和宋國一直請我但我都不去,為什麼龍庭一叫我就巴巴地去了呢?因為成吉思汗天賜勇智,今古絕倫,華夷率服,所以就算是投山竄海,也甘願冒雪衝霜以圖一見。此去除了勸成吉思汗少些殺戮,還為他攻略山東出謀劃策,希望他早日征服華北一地。我是全憑一副忠心赤膽,取得這位未來統治者的信任,也是在為全真教未來能夠靠上一個大靠山,長久發展下去煞費苦心啊。

這次西域相見,丘處機借三次講道的機會,的確勸說成吉思汗要止殺安民,勸他“內固精神,外修陰德”,向他灌輸愛民的道理,這無疑是一件義舉,對這位不知道屠了多少城的嗜殺成性的大汗多少有所觸動。

總之,此行雙方都非常滿意,收穫似乎都超過了期望,成吉思汗給丘處機賜號“長春真人”,視他為神仙,安排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還免除了全真教道士的役稅,算是正式確定了君臣關係。

1224年,丘處機終於回到了燕京,成吉思汗還為他修建了長春觀,加了“大宗師”的稱號。1227年,改長春觀為長春宮,加封丘處機為教父、國師,無不顯示了全真教在成吉思汗心目中的地位。藉此機會,全真教四處大搞建築,收收新人,各地道士也紛紛前來投奔,於是丘處機便在長春宮成立了平等會、長春會、靈寶會、長生會、明真會、平安會、消災會、萬蓮會八會,分別管理日益龐大的組織,全真教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第一大教。

成吉思汗對道教的態度,為其後的各代統治者提供了參照,道教在元朝一直得到了扶植和發展。從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開始,四子拖雷短暫監國後,由三子窩闊臺接任汗位,和成吉思汗一樣,一直沒有停下過四處征伐。窩闊臺的兒子貴由雖然是第三任大汗,但是隻在位不到兩年就死了,這段時間的宗教政策沒有大的變化。

1251年,汗位由拖雷的兒子蒙哥接任。蒙哥的名字在道教中就是長生的意思,他採取的是佛道分開管理的政策,佛道雙方互相不干涉,“以僧海雲掌佛教事,以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他對道教也是非常崇信的,特別是對全真教的李志常非常敬重,一上臺就讓李志常掌道教事,時時召見,走的時候還要送給也大包小包的諸多禮物。真大道的酈希成同樣也受到蒙哥的禮遇,所以全真教、真大道在蒙哥統治時期都得到了很大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