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非武俠之王重陽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重陽遺留下的著作很多也很雜,特別是其中有大量的詩詞,很多教義、丹法都透過詩詞講出來,從這也可以看得出來他是深受儒學影響了,隨便舉個例子,欣賞王重陽所作的一闋《瑞鷓鴣》:

修行孰是鍊金丹,煉就方知兩事全。

七返不容開四戶,九還就是轉三田。

氣神交結為珍寶,靈性分明作大仙。

今日卻歸元本路,自然清靜永恬然。

王重陽的主要的作品收錄在《重陽全真集》中,有很多內容收錄進了明代的《正統道藏?太平部》中,他的七大弟子分別開宗立派,把全真教發揚光大的同時,同樣留下了大量著述,成為全真教早期的典籍。

按照傳統,什麼傳統?就是為了自神其教的老傳統,王重陽說他曾經得鍾呂的傳承,所以全真教的領導人往上數就是出自東華帝君王玄甫一脈,從此全真教從上往下就有了一套很好看的傳承譜系: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馬鈺、丘處機等七子-尹志平、李志常……

全真七子在王重陽故去以後,在某個明月高懸的夜晚,在師傅的墳前商量了一下,結果各有志向,於是吃過散夥飯後便各奔東西了。

馬鈺選擇留在了師傅的老家終南,以劉蔣村為中心開始傳教,不過事業發展並不是很順利,可以理解,要是順利的話,他師傅也不會大老遠的跑到山東去發展了。後來,馬鈺因為金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清查僧道的度牒而被迫返回山東。1183年十二月,馬鈺64歲時死於萊州,留有著作《漸悟集》《金玉集》《行化集》《成道集》《團圓集》《精微集》等,弟子不少,後世稱馬鈺這一分支為遇仙派。

丘處機同樣留在了陝西,先是到了寶雞磻溪,就是當年姜太公釣魚的地方,在一座山洞裡苦修了六年,接著又跑到寶雞的龍門山苦修七年,所以他這一脈分支稱為龍門派。不過龍門派的祖庭卻不是在龍門山,而是在今天的北京白雲觀。1190年,金章宗禁罷道教時,丘處機被迫返回了山東棲霞,1214年奉命招安楊安兒的義軍,後來又應成吉思汗之邀遠赴西域……關於丘處機的生平事蹟後面再開單章,這裡暫且放下不表。

譚處端去了洛陽,事業發展算是七真中最差的一位,弟子僅王道明留有痕跡,63歲去世,開創的是南無派。

劉處玄也在洛陽發展,後來為了照顧老母回了老家。由於他精通齋醮祈雨等傳統道教科儀,1198年受到金章宗的召見,從此事業發展得非常好,相從者日眾。1203年二月劉處玄辭世,留有《太虛》《安閒》《道德經注》《陰符經演》《黃庭經術》《清靜經注》大量著述,是師兄弟幾人中創作最豐的一位,再傳弟子也不算多,他開創的一脈叫隨山派。

王處一則一直在山東一帶行走,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在民間的聲望非常高。1187年、1188年、1198年先後三次被金世宗和章宗召見,1201年、1203年兩次去亳州太清宮主持普天大醮,最後被賜號體玄大師。1217年,王處一故於天寶觀,留有兩部詩集,弟子雖然收了不少,但出色者寥寥,他開創的是嵛山派。

郝大通後面也會再講一講,據說他曾經偷偷地跟著四個師兄到過南京,然後又追到了劉蔣村,只不過幾個師兄不怎麼待見他,第二天一大早便離開了。此後郝大通先後有過兩次奇遇,得高人傳授,最終大易秘術大成。郝大通73歲故於寧海先天觀,弟子也不多,創立了著名的華山派。郝大通留下的著述有《三教入易論》《示教真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周易參同演說影象》《太古集》等,他在道法上的功力深淺不說,在易學方面成就是極高了。

關於孫不二的記載相對來說就少多了,他也沒有什麼大作傳世,只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