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躺槍的佛教,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方面說明高宗對道教的崇信。
設定宮觀使是在真宗時期就有的政策,高宗對這一政策執行得非常到位,由於皇帝重視,所以大臣們也都爭著去當這個宮觀使,這種風氣一直在南宋得到了傳承。其他的,比如每逢重要的節日要安排和尚道士舉行大小祀典、齋醮活動等等,原來有的高宗基本上都沒有取消。
透過這些崇道的行為可以看得出來,高宗對於道教的崇信,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以外,還有一種依賴,尋求安慰的心理在裡面。
那麼高宗對於佛教又是一種什麼態度呢?由於高宗在和金兵的連年戰爭中仍然不惜財力物力扶植道教,一心和道士們研究道經,學習長生不老之法,有志之士自然是有些意見了。不過他們不敢直接針對高宗,挑戰皇權可以博一個青史留名不假,但是一不下心腦袋就沒了也是真的,把他們很巧妙的也沒有針對道教下手,而是迂迴對佛教開了刀。
早在1135年,戶部侍郎王俁就上疏,大概是說我們和金國連年開戰,花的銀子不計其數了,這裡面的每一分錢都有廣大人民百姓的血汗,也有商人的貢獻,當然了,我們這些當官的也沒少出血,大家都心懷國家大義,百分之百的付出了。可是您看看寺廟裡的和尚們,當真是鐵公雞,一個銅板也沒見他們拿出來,一個縣就有數千和尚,一個郡都有上萬和尚了,他們“不穡坐食”、“暗損國計”,陛下應該特殊時期特殊對待,也得讓他們拿出錢米來擁軍,也不用多,一個和尚一年交五斗的錢糧就行了。
高宗於是就派工部和戶部成立一個調查組,下去實地考查後,和王侍郎說的一樣,於是就採納了他的建議。不知道高宗有沒有想想,道士們不是同樣不種地嗎,所以說佛教當真是躺著也中槍了?當然了,真要是被逼急了,高宗對道教也是能下手的,前面不是講到過嘛,在1127年的存亡之秋,五月,高宗不是一樣罷“天下神霄宮”,六月,又把天下神霄宮的錢糧全都當軍餉發了下去,七月,又把東南諸州神霄宮的錢財收歸國用,所以最終還是政治說了算。
1145年,國家是越來越來越沒錢了,於是又有人建議不能再讓“僧道坐享安閒”了,要把和尚、道士們按照職稱、職務級別分成九等,依次交納人丁錢,錢數從二千到一萬五千不等。到這時候,顯然就也開始針對道教了。到1158年時,就連佛寺、宮觀裡的佛像神像都被收上來鑄錢,更不要說民間的銅器了,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柴榮當年限佛時,同樣收繳了佛像鑄錢,不過二者性質還是不同的,柴榮主要是為了限佛,而高宗則純粹是被缺錢鬧的。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高宗不再崇道了,透過上面所講修建宮觀、崇通道士等行為來看,高宗還是能堅持不懈的,特別是在崇道上,所幸他始終沒有失去自我,沒有沉迷到追求長生不老之中,正如他自己所說過的:“惟治道貴清淨,故恬淡寡欲,清心省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