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學海千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頌等。當然,他對齋醮的總體沒有大改動,多是在開頭和結尾有所增刪,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使齋儀細化、專業化,不同場用不同的齋儀,但不同齋儀的總體結構和流程又基本相同,這就更利於傳承、推廣、掌握,後人們學習了基本的流程框架後,只需要在不同的環節選擇不同的音樂、服飾及頌詞等即可,顯然在推動道教齋儀發展上作用不小。
具體的齋醮程式和流程就不給道友們講了,有興趣的話可以私下裡交流,這些東西懂一些的話,去道觀裡參觀時,恰好遇上道士們做法事活動時就能看出很多門道來。
最後再簡單說一下杜光庭在道藏方面的貢獻。唐代的《道藏》在戰亂中數次被毀,黃巢衝擊長安時,道經被焚蕩一空,十不存二三。杜光庭辛苦收集整理的道經也沒得道神庇佑,同樣損失慘重,就算僥天之倖保留下來的典籍也大多散亂無章,正因如此,雖然他幾乎大半生都致力於重建道藏,但後世很多人卻認為他的工作成果並不怎麼樣。客觀地說,杜光庭的努力對宋真宗時期的道藏重修工作還是有很大貢獻的,後世評價“其所著道家書,頗研極至理。至條列科教,自漢張道陵及陸修靜撰集以來,始末備盡,於今羽流鹹宗之”,至於哪種評價更恰當,讓學者們接著去辯論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