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玄英的思想之前,需要先提一下三一思想。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中的三一思想有正反兩種狀態,一種是一分三,另一種是三合一,所以有些學者又稱之為一三三一思想。
《道德經》中的“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大概就是說這種古老的道看不見,聽到不,摸不著,所以反正也說不明白,乾脆就把它們混起來了,天天抱著《道德經》研究的清流、道士們一看,原來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又一分三,又有三合一,負陰抱陽,化生萬物的宇宙生成的三分法。
而這一思想也影響了漢代的哲學體系,有一以三生、三而一成、函三為一之類的各種理論出現,然後又影響到了道教。從《太平經》開始,諸如君臣民三合為一、精氣神三合一,葛洪的天地人等等吧,好像道教就極喜歡這個三、崇拜那個一,以至於後世在《雲笈七籤》的《玄門大論三一訣並敘》中總結了四大代表的三一理論,這裡就不展開了,重玄思想同樣離不開這個三一理論。
成玄英繼承了玄靖法師臧矜的思想,“臧公三一解所謂精神氣也”,精氣神沒人不知道吧,具體內容就不再解釋了,成玄英大體就是透過對老子的夷希微三者“不一而一,散一為三”,“不三而三,混三歸一”,其中以精為主,是根本核心,修煉時再回到道家的守一煉神的傳統功法上,算是使老子的三一思想更加豐滿,哲學層次提高了一些吧。
花了幾天時間整理了一下隋唐的重玄思想,感覺駕馭著還是有難度,詳細展開講的話恐怕講不明白,也怕哪裡有錯誤貽笑大方,糾結以後決定把成玄英的重玄思想概括講一下就罷了。還是以前那個觀點,學術的東西不是本書的主體,我們是講道教的歷史為主,爭取趣味性多的內容多講一些,枯燥的東西可以下面再交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