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姓儒還是姓道,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實話,現在學術界對林兆恩和三一教的性質至今也沒有達成共識,這位一會宗師一會又教主的,到底是儒士還是道士,讓人分辨起來確實有點難度。至於他開創的三一教,怎麼看都不是一個學術團體吧?門人、百姓們都在家裡上香供奉了,說不是宗教團體自己都不相信吧。
實際上這個問題不但教外的人弄不清楚,就連教內也有不同的觀點。比如上面講到的林兆珂,他從安慶太守任上退休以後就開始編寫《林子年譜》,裡面就把林兆恩和三一教定性為儒學正宗、心學聖統,很明確地表示林兆恩就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大儒。相信林兆恩坐上教主寶座之前應該也是胸懷這樣的理想吧,不過當上教主以後是怎麼想的就不好說了。
另外就是盧文輝,包括二傳弟子陳衷瑜等,他們這一支,嗯,正統的一支,種種行為表現得儼然就是宗教才有的。他們認為林兆恩教主絕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聖人,甚至更有意思的是,還有一種說法稱林兆恩是彌勒的化身。
盧文輝還曾經作過一首讖緯詩,在三一教中廣泛流傳:
道脈相傳自有真,
東山烏石現麒麟。
混元五百三龍會,
孔老釋迦合一身。
有人解讀分析這首詩,意思是說500年後,正好是林兆恩誕辰500週年,大概算了一下,應該是2017年的時候,會有三龍聚會的大事發生,林兆恩則會挾大勢迴歸,不但真正成就聖人之位,三教也會真正實現合一的壯舉。
2017年已經過去了,道友們可以回想一下那一年發生過什麼大事,十九大勝利召開、朴槿惠下臺、《人民的名義》霸榜、佛系成為熱詞……似乎沒有什麼和林兆恩迴歸現實並且一統江湖有關係,看來這個教主就算迴歸了,估計也沒有造成多大的轟動吧。
總之,無論三一教是一個民間的學術團體,還是一個宗教組織,或者說就是一個道教教派,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道友們支援哪個陣營就自己選邊站隊吧。
下面主要講一講三一教的儒、道方面的東西。
三一教是本著佛、道、儒三教合一而歸儒,儒再歸孔子,所謂的“歸儒宗孔”,顯然,林兆恩的思想體系還是以儒家為主的。
林兆恩認為孔子的學問也是心學,三教歸儒也是要宗孔子之心。因為三教研究的都是心身性命之學,孔子研究心性,盡心知性,黃帝老子研究心性,性命雙修,釋迦牟尼也研究心性,明心了性,心、性、命是一樣的,貫一、得一、歸一,天下的學問不就是相同的了嗎?
就是說,在三一教的認知中,三教不但在理論方面可以達成一致,在立身處世上也是相同的,無非是內外雙修罷了。內為心性,外為人倫,都要內外兼修,從古到今哪有什麼不同?
林兆恩受王陽明的心學影響很深,對朱熹的思想同樣也吸收了很多,他認為自己的心是虛的,因為虛才可以明,才不會被外物矇蔽,類似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心明瞭,就可以很自然得恢復本體,就是達到虛明的狀態。當然了,具體怎麼才能達到虛明的狀態就不展開講了,不過有一點需要提出來,就是林兆恩對朱熹的思想總體上還是批判得多一些。比如林兆恩曾經註解過四書,其中有《大學正義》,仔細研究的話就會發現,他對朱熹的明德、格物是不怎麼贊成的,僅對持敬有所繼承,而且還透過持敬進一步發展了格物和主敬,從而形成了三一教的一套主敬存心的修養方法。
當然了,全面看林兆恩的理論體系,應該說裡面屬於王陽明心學範疇的要多一些。原來大家講三教合一,沒有抓住重點,沒有解決三教存在很多差別的問題,所以沒有真正打破三教間的壁壘和隔閡。當年王陽明用致良知去區分儒、釋、道三教,所以在他的眼裡三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