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楊公風水 中,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了,下面接著講。前面說到楊筠松是來到了江西三僚村,而三僚曾氏族譜裡有他的更加詳細的記載,後面就簡稱為族譜。

族譜裡面記載楊筠松的父親叫楊淑賢,育有三子,楊筠松是老三,生於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即甲寅三月初八戌時,貌似八字都有了。族譜記載他十七歲登科及第,拜金紫光祿大夫之職,掌管瓊林御庫。四十五歲時,也就是879年為了躲開黃巢這個大造反派頭子,就打算歸隱山林。估計這裡有一年多的誤差,因為879年時黃巢剛打到湖北,長安人還沒意識到他會訪問首都呢,這個就不糾結了。

據說在楊筠松正在收拾行李的時候,來了位仙女,自稱是九天玄女,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傳授他天文地理之術,這個當然可能是後人為了增加楊公的聲望值的小手段。九天玄女說,本來不急著傳授知識給你的,讓你再積累幾年,可是看你就要開始驢行天下了,順便來一趟理論聯絡實際旅程不是更好嘛,所以今天就來了。道友們有機會去三僚的話,在曾氏楊公祠大門上就有一幅“九天玄女授書”的圖,下面再配四圖,分別說明楊公進政、看風水、出遊和著書。

這樣也不錯,這一路下來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看了多少山水,磨破了多少雙芒鞋,話說這一日楊筠松來到了虔州崇賢裡黃禪寺,在這裡遇到了曾氏的老祖宗曾文辿。據曾氏後人說,當年就是老祖曾文辿帶著楊公他老人家來到了三僚,楊公一看這地方風水好,又偏僻,正好適合他避禍定居,這才住了下來,據族譜記載,這一年是882年。當然了,如果聽聽廖氏後人講,那就是廖瑀老祖帶楊公來的三僚的。

無論如何,下面就簡單了,名師遇到了高徒,從此師徒二人或三人、或四人吧,相攜行走天下,寓教於樂,理論聯絡實踐,“觀龍以勢,察穴以形,巒頭砂水,體用兼妙”後面一大段就是講二人如何出名,王公貴族想求見都得預約,見與不見還得看心情,四處尋龍捉穴,“逢困而扶,遇危則濟”,所以得了個楊救貧的稱號。

楊筠松在贛南行走,名氣漸漸擴大,後來就結識了當地的土皇帝盧光稠,實際上這也是必然。因為盧光稠正在找人為他的老母選陰宅做風水,所以楊筠松的到來正逢其時。

楊筠松給盧光稠老母選的陰宅就在寧都縣洛口鄉麻田村西北的一個山坡上,光緒十四年盧氏後人重修過此墓並有兩座石碑。透過和麻田盧氏的族譜相互印證,可以證實確有此事。

等盧光稠也起兵以後,割據贛南,楊筠松還為他建城選址,設計了整個城市的大格局,最終修起了現在這座贛州城。此城在風水上也是有很多講究,南方是後天八卦的離位有九連山來龍,離屬火,所以這是一條火龍,如果一直追下去的話,這邊來龍發自祖龍崆峒山。還有一條北方的來龍,祖龍是武夷山,城外的峰山、馬祖巖、楊仙嶺等群峰環繞,不僅是個山環水抱的大風水吉地,而且易守難攻,難得的一處兵家重地。城的外形像一隻逆流而上的大水龜,頭是南門,尾在北部章、貢兩條江的匯合的地方,至今當地人還稱那裡是龜尾角,如今是個公園。建春門、東西兩門和南門碼頭是龜的兩條腿。如果俯看整個贛南地區也是龜形,寧都是頭,三南是尾,崇義、大餘、上猶、尋烏是兩隻後腿,興國、石城是前腿,有興趣的道友可以直接在地圖上看一下,極為神似的,不過要注意切換到地形模式。

從贛州城來看,是一個形勢派的風水上乘之作,嗯,有機會可以去懷古一番。

既然楊筠松有個楊救貧的榮譽稱號,想必他曾經做過大量扶危濟貧的好事,事實也正是如此,這方面的傳說是極多的,隨便先給道友們講一個吧。

話說有一天楊筠松在外頭轉悠的時候,在離三僚村幾十裡外的青塘鎮發現了一座石灰山,他一看這山不錯,正好可以給三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