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楊公風水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聊完了袁天罡和李淳風,感覺有一個人有必要講幾句,他就是風水界的一代宗師,被後人譽為中國堪輿祖師的李筠松。如果道友們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的話,不知道是不是聽說過楊公風水、知道風水先生用的羅盤吧,總之在風水圈內楊筠松是個祖師爺般的人物。

姓名:楊筠松,名益,字茂叔

曾用名:楊救貧、楊公

籍貫:竇州(今廣東茂名信宜市)

出生時間:834年三月初八

去世時間:900年三月初九

主要成就:開創風水江西形勢派(贛南派)

主要著作:青囊奧語、青囊序、天玉經、正龍子經、疑龍經、疑龍十問、撼龍經、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內傳天皇鰲極鎮世神書、地理大全、都天寶昭經、安門秘法、八宅明鏡……

看完了楊筠松的簡歷,也許有道友會問,他只是個風水高手,不是道士啊,這裡講他合適嗎?實際上就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最初的大綱裡沒有這部分內容,而且第二次修改大綱時也沒有計劃寫他,可以說是臨時起意的。原因嘛實際上在前面解釋過了,道教文化已經滲透到了整個社會體系中了,風水實際上也是道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很多風水大師不是道士,他們的理論體系卻用到了大量的道教知識,況且一手拿拂塵,一手拿羅盤的道士形象是不是早就是深入人心了?

據各種文獻資料考證,包括哪些呢?有明嘉靖15年(1536年)董天錫所撰的《江西通志?贛州府志》,後面簡稱府志,明初宋濂《葬書新注序》,清道光年間的《寧都直隸州志》,以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史書及《贛縣誌》《興國縣誌》《寧都直隸州志》和一些風水世家的族志、族譜和口口相傳,加上一些碑記,總之就是彙集了種種資料以後,總結出來了楊筠松的基本資訊和主要的經歷。為什麼這麼麻煩呢?因為在新、舊唐書中都沒有楊筠松的記載,其中原因種種就不深究了。

楊筠松,竇州人,即今天的廣東信宜人。唐僖宗,就是被黃巢嚇得到處跑,管太監田令孜叫爸爸的那位,他在位期間楊筠松掌靈臺地理事,金紫光祿大夫,是個從三品的公務員。在康熙年間的《雩都縣誌》裡面,也有一些楊筠松的記載,雖然總體上和上面所講類似,不過官職則是唐僖宗的國師,所以在有些文獻上也稱他為國師,具體是否是事實也沒有詳細考證。

880年,黃巢打進長安之前,僖宗和太監老子早跑了,楊筠松隻身遠走崑崙山,最後輾轉來到了江西南部的虔州,即今天的江西贛州,看樣子是打算一路向南回廣東老家。據說楊筠松沒有後人,所以這段時間是一個人的旅行還是夫妻共遊就不得而知了。

這裡有個重要的資訊,就是楊筠松到了江西贛州,那麼他具體到了哪裡呢?贛州東北方向的興國縣,和于都縣、寧都縣、萬安縣等相鄰,後面還會提到這些地方。興國縣是個人傑地靈之地,唐代出過一位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宋朝程珦曾在這裡任知事,所以興國還有個“三程過化之地”的美稱,諸位道友感覺程珦比較陌生的話,他的兩個兒子程顥和程頤想必如雷貫耳了吧,這就是“三程”。

在興國縣有個著名的風水村——三僚村,有風水文化第一村的美稱,還是一個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客家文化發展傳承之地,這裡就是楊筠松最終定居生活的地方。

關於贛南的客家文化,我們不多講,大體是經歷西晉末年的衣冠南渡及唐末五代時期北人南遷的沿續,而風水也正是隨著楊筠松的南渡,傳到了江西。

不過前面我們剛講過一個風水第一村,這裡又出來一個號稱第一的村子,這就有點意思了。至於為什麼,看完之後自然會明白,不過先不說別的,這裡可以先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是楊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