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為之斂衽的《南華真經副墨》,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西星寫了很多東西,先說說《南華真經副墨》。

古今對老莊註解的人是極多的,估計道友們都看到過一些吧。不同時代的人,對這兩部道家經典的理解不同,註解的角度也不同。從晉代郭象開始丟擲《莊子注》以後,便開啟了用老子來解讀莊子的先河,引得不少人跟風,紛紛嘗試從這一角度理解莊子,對後人理解莊子開啟了一道新的門戶。

到了唐宋時期,老莊研究熱度幾乎達到極致。前面重點講過重玄思想,以成玄英為代表的一批人進一步發揮了郭象的觀點,一句“古之博大真人哉”是莊子對老子和關尹的認可,意思是說莊子特別佩服老子,意味著用老子解釋莊子是合理的。

不僅道教界一直在研究老莊,儒學界的王安石、呂惠卿等等也都喜歡以老解莊。當然了,直到陸西星開始註解之前,前人們對莊子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侷限性,最主要的就是一直停留在碎片化這一層次上,就是僅僅對莊子的一些片段用老子來註解,還不能推廣到全篇的範疇。

在副墨的序中,陸西星講得很明白:“昔晉人郭象首注此經,影響支離,多涉夢語;鬳齋《口義》頗稱疏暢,而通方未徹,而況其散焉者乎?星款啟寡聞,素無前識,而二氏之學,載之末年,頗窺堂奧,乃復添注是經,補救偏弊,以匡昔賢之不逮。”

其實古人,特別是文人大多都還是以謙虛為美德的,不過這幾句話陸西星也把自己為什麼要註解莊子表達得很清楚了。在後人看來,陸西星自認和莊子是同道中人,所以與莊子有著某種情感上的共鳴。比如二人都不願意去官場打滾,一樣的灑脫,當然了還可能是因為陸西星更窮一些,所以他很喜歡莊子,在“窺得莊子《南華》要旨”後感到不吐不快,於是就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副墨一書。

在開始註解之前,陸西星心裡已經設計好了總體框架,也是受郭象啟發,首先把莊子的三十三篇按內容整理後,以“虛靜恬淡寂寞無為”八個字為主脈絡排序,分成了八卷。各篇章的格式也基本一致,都有題注、段注,篇尾也會再加註評,每一句每一字都有精妙的註解,同時還注意到了前後貫通,相互呼應。

道學研究者蕭天石說,陸西星的註解就好像一串銅錢,脈絡清晰,井然有序。

在細節方面,陸西星同樣做得極為細緻,比如在註解的每一段落的開頭,第一句基本上直接把本段的核心內容交代清楚。語文老師經常總會給學生布置總結中心思想的作業,如果放在副墨裡直接把第一句話抄上就oK了。

有了中心思想以後,接下來會圍繞它對整段加以展開,詳細講解。如果遇到重點、難點的部分,陸西星還會用問答的方式,抽絲剝繭,一步一步地講清楚。特別是在講內篇的時候,這一特點表現得更加突出。

陸西星的註解還非常生動,這也不奇怪,因為莊子自身就比較有意思。在他看來,莊子中只有寓言、重言和卮言“三等說話”,裡面那些抽象的東西也能講得很有意思。

隨便舉個例子,對道的理解是個很有難度的課題,因為這是一個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而修道又是一件具體的事情,如何透過具體的一些方式、方法達到抽象的道的境界,顯然一般人理解起來就有困難了。陸西星就透過說理的方式來講解如何修道這個問題的。

大家都知道熟能生巧,有很多例子,比如賣油翁、皰丁解牛、吳帶當風、百步穿楊……各行各業都有一些把技藝熟練到極致的人物,我們對這些並不會有理解上的困難。陸西星說了,那個庖丁的技術已經相當精熟了,用精熟也不足以形容,因為他那種看起來血淋淋地解牛的動作已經達到了自然得忘乎所以的境界,旁觀者都會忽略正在殺牛的這件事,眼裡看到的只是一個人在那裡跳天鵝湖。陸西星說,這個皰丁已經可以稱為得“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