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仙佛合宗 1,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統的內丹修煉分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三大階段,發展到明清也基本上以這三個階段為中心加以變化罷了,比如在前後細分出了築基和合道,或者每個階段劃分得更加詳細一些,總之是萬變不離其宗。到伍、柳時,丹法分成了五個階段,就是在煉精化氣前面增加了煉己築基,在還虛以後分出合道。

無論是怎麼樣的分法,總體來說還是性命雙修,按伍、柳的解釋,性是元神,命是元氣,煉性、煉命又都離不開煉心,不煉心就不可能認識元神本性。金丹的根本,或者稱為金丹之母就是元氣,了命要以性配命為修,了性則以命配性而為修,元神就是有性之根,元氣就是有命之蒂。最後,恢復真性就可以成仙,也就是說性命雙修的目的就是證得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伍、柳的性命雙修,也是仙佛合宗的基礎。

伍、柳內丹的五個修煉階段中,前後兩個階段不多講了,特別是築基這一步功夫李西月講得已經相當詳細,這裡主要講一講傳統的三大階段,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它們在伍、柳內丹體系中被稱為三關:初關、中關和上關,這裡面又涉及了順、逆這個老話題。

順、逆講過好多次了,當然這已經是道家金丹大道或者說是成仙長生的理論基礎了。或者說這一理論就是在挖掘順生和逆修之間的對應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是一個可逆的過程,伍守陽在這一點上是和前輩們的觀點一致的,不過他這三個階段更加具體化了。

上面講伍守陽的傳承問題,實際上透過對他的著作研究發現,他的丹道思想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來自張三丰。比如在講人道和丹道的時候,是這麼說的:“稟此陰陽二氣順行隨其自然之變化而生人……父母二氣初合一於胞中,只是先天一氣,不名神氣。……及已成呼吸而隨母呼吸,則神氣已判而未圓滿之時。……及至手足舉動翻身而口亦有啼聲者,十月足矣。……出胎時先天之氣仍在臍,後天之氣在口鼻,而口鼻呼吸亦與臍相連貫。先天之神仍在心,發而馳逐為情慾。……神氣相合則順行為生人之本。此氣化精時也,謂之三變者如此。”

據此,經過伍、柳對順生成人的過程長期分析、歸納、總結,發現了三個關鍵點,也可以說是三個階段,這是和長生關係最密切的:

第一個階段是陰陽交合的過程,就是當父母精氣相合的時期,道家稱為二氣合一而成胎。既然是合一,就沒有什麼精、氣、神的分別了,此時這一階段最終成就是以一種元神狀態的存在。

第二個階段是十月懷胎,是說的人在母體中的這段時期,伍守陽說這時的狀態就是有氣為命,有神為性的出胎狀態。

第三個階段是指從出生後到十六歲之前的這一階段,為什麼要定到十六歲呢?自然是因為這之前人的元陽未破,實際上就是童子身嘛。人出生之後,神識逐漸成長,精氣越來越旺,直到十六歲時氣透陽關、神馳於外,達到了人生的最頂峰狀態,表現就是男女情慾最為活躍了。人過了十六歲以後會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了,直到精、氣、神全部消耗完時為止。

透過對人的一生的分析,伍守陽感覺逆修最終就是想要返回最初父母精氣相交的那個點。那麼怎麼才能回去,自然就是性命雙修了,當然了,不是說身體的返回,而是精氣神的返回。

既然人在十六歲之前是元陽未漏的童真之身,精、氣、神處於巔峰狀態,那麼如果在此之前就開始修煉,自然是最好的。道家認為這時修煉是有先天優勢的,不用修命,就是說可以跳過煉己築基這一步,直接從煉氣化神還始而直證仙道。當然了,此時的孩童心智還不成熟,能夠看破紅塵,一心向道的還是有限的。還未經歷紅塵怎麼能看破,所以多數人都是破身之後才開始修行的,那麼就必須先完成後天返先天的築基過程,而這種補虧返先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