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雲南長春教派的創立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的張真人為止。
其他門派呢,上面也講過了一些,主要是南北二宗。後人認為,劉淵然學的是全真之學,習的是正一之術,其他的是兼修。至於哪個門派是主修,還是不分主次,各人觀點不一致,但這一事實反映出了明代全真教向著南方發展的成果是顯著的。
近代有很多學者研究趙宜真和劉淵然的傳承問題,有興趣的道友可以找來看一下,這裡就不多講了。
在雲南的弟子中,除邵以正以外,還有蔣日和、芮道材兩個比較傑出的弟子。
說起芮道材,如果看現代人的文章大約看不到這個名字,因為他被改姓黃了,自然是不知道從哪位開始弄錯以後,大家都跟著一路抄下來的結果。
芮道材本身就是大理人,遇到劉淵然以後才棄儒學道的。宣德年曾奉詔進京,封為道紀司都紀。1429年秋,他在巍寶山修了棲霞觀,收了三十多個弟子,宏道成績顯著。
蔣日和是江寧人,就是南京人,從小就在朝天宮提點謝無為門下學道。後來拜在劉淵然門下後,並跟他去了雲南。在他擔任真慶觀住持期間,蔣日和主持了真慶觀的擴建、改建工作,歷時六年,可以說是個大工程,“凡門廡殿藏之制,一時俱舉”。真慶觀的擴建,對於道教在西南的影響力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由是道日以滋,行日以茂”。為了表彰他的貢獻,後來被皇帝賜號“明真顯道宏教法師”。
實際上劉淵然不但促進了道教事業在雲南的深入發展,對於他的家鄉江西的道教發展同樣有很大的影響。首先是師傅趙宜真在江西的影響力極大,醫術高深,還會祈雨,民間對他的羽化也當成了傳奇故事流傳,這些都對劉淵然加分不少。劉淵然作為趙宜真的眾多弟子中真正得到真傳的那一個,在江西影響力有多高就可以想象了。
江西寧都縣金精山是道家第三十五福地,後來因為元末戰亂一直破敗下來。劉淵然曾專程到金精山考察,深感此山的底蘊濃厚,便決定重建道觀,振興這個福地。道觀建成後,悉心培養了十二個弟子,留下弟子寶光真人住持,從此才金精山逐漸恢復興盛。直到明末時,金精山因戰亂又一次慘遭浩劫,及至劉淵然的第十三代傳人李子誠住持後才又重振而興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