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雲南長春教派的創立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悟真篇》、石泰的《還元篇》、劉海蟾的《證道真機》《翠虛篇》中的很多理論,說他兼修南北二宗丹法主要是從這裡看出來的。

最後一點用劉淵然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欲修仙道,選修人道,人道立而仙道成”。

人道又回到了淨明道,忠孝善惡、天堂地獄,這就是福慧想須,二者不可缺一,這是擺脫輪迴之苦的關鍵。

不再展開講了,總體來說,劉淵然的丹道思想就是南北兼修、性命雙修、淨明為基、命功為輔、反對雙修。這裡的雙修是說的那種三峰採戰類的東東。

除了以上理論方面的貢獻以外,作為一名老中醫,劉淵然雖然沒有在民間留下多少神醫的傳說,醫術還是相當高明的,這自然是和他特別重視外丹有著一定關係。道友們回憶一下,在道醫界,醫術高超的道士不但精通藥物,還都喜歡煉些外丹,時間久了,煉丹水平高了,醫術也會提高。

劉淵然的醫術應該是傳承自師傅趙宜真。趙宜真在道教界就是有名醫,經他的手整理收集了很多珍貴的醫方,後來劉淵然和邵以正對這些醫方加以整理,編成了一部包括婦科、兒科、骨傷科等常見病症方劑的《青囊雜纂》,又稱《邵氏青囊方》《秘傳經驗方》,裡面有外科集驗、經驗方、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上清紫庭追癆仙方、秘傳外科方、濟急仙方、小兒痘疹證治、徐氏胎產方等共八類醫方,還友情附贈了一部《秘傳經驗方》。

受地域限制,這部醫書主要的藥物、病症多以南方為主,所以廣泛流傳在江南地區。特別是在長春派的根據地雲南,藥材種類多,品質也相當好,長春派道士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為醫藥養生研究提供了極大的實踐性的一手資料。

僅從上面的主要內容上看,《青囊雜纂》雖然是道門的醫典,不過並沒有宣揚符水、存思這類玄之又玄的道家特色的治病思想,更注重的是實踐效應,宣揚的是醫以濟人的思想,尤其體現了淨明道的“功行兼修,人己並濟”的特點,這也是淨明道把劉淵然拉進自己陣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劉淵然的主要的生平以及學術貢獻,最後再簡單說明一個問題,淨明道尊他為嗣師,他自己又創立了長春派,算是全真派下面的分支,他還學過南宗等很多門派的功法,那麼劉淵然到底是哪個門派的,他死後長春派的傳承情況是什麼樣的?

道教發展到宋元,最終形成以全真和正一為首的南北兩大教派,但兩者之間又有很多共通共融之處。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很多道士會學很多門派的東西,比如劉淵然。

先說視劉淵然為嗣師的淨明道,實際上,從許旌陽開始就和正一教有著各種聯絡。到趙宜真以後,與全真教關係也越來越緊密。比如趙宜真曾師從丘處機一脈的傳人張廣濟,還在南派白玉蟾一脈的李玄一門下學習過,劉淵然又從張宇初門下學過道法,所以到劉淵然的時候,門派間的嚴格界限已經不存在了。

關於淨明道還有很多內容可以研究,這裡簡單捋一下淨明道的歷史,這樣有些東西是真是假道友們自己也可以判斷了。

淨明道實際上從劉玉開始,為第一代開山老祖。黃元吉接班為第二代,第三代為徐異。徐異不但從黃元吉那裡學到了中黃八極妙道,還去長春宮跟隨藍道元參悟全真無為之旨。接下來就是第四代的真宜真,劉淵然自然就是第五代嗣師。有時候會看到有些學者稱他為第六代嗣師,是因為把許旌陽視為第一代了,道友們明白就可以。不過有些所謂的學者顯然不屑於考證一下,不知道從哪看到的趙宜真是第四代,又從別處看到劉淵然是第六代,想都不會想就直接抄來了,至於兒子為什麼成了孫子,管他呢。

無論劉淵然是淨明道的還是全真派的,但是他後面的傳承還是有記載,據《淨明忠孝全傳正訛》記載,最後傳到明末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