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玄教是個什麼教?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道教發展史上,元初的時候曾經出現過一個叫玄教組織,其聲勢、勢力甚至凌駕於全真、正一兩大巨頭之上,可惜只是曇花一現。那麼玄是一個什麼樣的教派呢,提到玄教,就需要先講一個人——龍虎山的張留孫張大宗師。
姓名:張留孫,字師漢
籍貫:江西貴溪
出生時間:1248年
去世時間:1321年
主要貢獻:創立玄教,並在元朝發展成為和正一、全真鼎立的大教
主要著作:無
張留孫出身不錯,祖上也是當官的,據鄰居老頭說,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個精於相術的人看到他,當時差點就給這個孩子跪了,嘴裡連聲稱奇,說他一生大富大貴,而且是七分神仙,三分宰輔。龍虎山的名字響徹江湖千年不衰,底蘊自然不是凡人所能理解的,普通的鄉下老頭見識也是有的,也知道這個聰明的孩子未來不可限量。
按照正常的生活軌跡,張留孫從小就跟伯伯張聞詩來到龍虎山上清宮學道,學習內容主要是黃老之術、正一符籙以及祠祭天地百神的儀法。自從上了龍虎山以後,張留孫還經常想起當年給出他看相的那人說過的那句話,心說七分神仙估計就應在這座龍虎山上了,不知道那三分宰輔會不會也是真的,難道說道士也能當宰相,還是將來我會跳槽改行啊?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
光陰如箭,轉眼到了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這一天,正在用功學習的張留孫被小道士叫到了師傅張宗老的房間,師傅告訴了他一個好訊息:“徒兒啊,為師得到一個內部訊息,天師不久要進京面聖,會選一批才貌俱佳的人跟隨……你這是什麼眼神?不是美女,是你們這一代弟子,而你有幸被選中隨行了。怎麼樣,激不激動!”
這個訊息真的讓年近而立的張留孫非常激動,當晚就失眠了,喝濃茶、咖啡不加糖照樣沒睡著。想想自己多年苦修,連山都沒下過,這次終於有機會去首都開闊一番眼界了,早起頂著兩個黑眼圈是自然的了。生活不是小說,所以這次出行並沒有出現什麼意外,當張留孫隨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走進皇宮,被皇帝的威儀、皇城的恢宏所震撼的同時,世祖忽必烈同樣非常詫異,心道這龍虎山的道士一個個倒是儀表非凡啊。史書對這次普通的覲見有記載,稱他們“美材奇士”,特別是張留孫更是其中翹楚,形象、氣質、外貌極佳,“羽衣高冠、修髯廣頤,狀貌甚偉”,用時下的話來說就是有男人氣概的帥哥,絕非那種孃的帥。
在京城的日子自有野史八卦記載,這裡不詳細說。第二年張宗演說實在是吃不慣北方的飯菜,喝不慣馬奶,開始思念龍虎山的氣候了,於是便向皇帝辭行。忽必烈也沒挽留他,象徵性的意思一下就答應了,只不過提出來一個要求:“你們都回去吧,不過張留孫得留下,朕和他還沒處夠呢,還有很多話題要交流呢。”
張宗演自然不會反對,當然也不敢反對,於是便附贈了一部分弟子,一來彼此間相互有個照應,二來有什麼事也能有個人回山送個信兒。張宗演沒想到,張留孫也沒有想到,這一留下來張留孫就再也沒有回龍虎山,更沒想到的是,他日後成了一個和張宗演地位不相上下的一派大教的掌教。
張留孫從此一直生活在大都,當然不是風花雪月,閒得看花開花落,而是服務蒙古皇帝,先後侍候過五位皇帝,送走了其中的四位。總體來說,張留孫還是比較維護百姓的。為了勸諫皇帝,特別是忽必烈,張留孫今天大發神威表演一個大祈禱術,狂風暴雨的天立刻風收雨住,藍天白雲正好去踏青,明天又給皇后解夢治病,無一不中,把一幫子深宮怨婦們哄得那叫一個開心。藉著忽必烈一家子心情不錯的時候,張留孫就會說您要“虛心正身,崇儉愛民以保天下”,如此等等吧,這一點是值得史書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