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比儒家更重視忠孝的道派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年春天,劉玉又一次遇到了胡先生,先生說:“我這次來找你,一是檢查你是否道心堅定,二是傳許真君的法旨,命你速去西山烏晶原修造玉真法壇,法壇修成後可以開始收徒傳道,弘揚孝悌之法。”
為什麼要在烏晶原呢,淨明道內部資料裡是這麼解釋的:祖師謝遜本身是太陽帝君,當年他應劫降世的時候,動靜比較大。從扶桑之墟起步,一路換擋開到崑崙山頂,天上地下風水相隨,聲勢怎麼一個浩大了得。接著從洪崖開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深井,接收來自西山的生氣,所以那裡就叫烏晶原了。也就是說,在淨明道的體系裡,西山烏晶原算是許遜的祖地,劉玉在那裡開派立教才是最正統的。
接下來,劉玉便在西山大搞房地產工程,修了法壇,整理了何真公的道法傳承,尊許遜為祖,自己為二祖,以淨明為教名,正式開創了淨明道。借鑑前輩們的成功經驗,接下來少不了一系列的遇仙的劇情,再弄幾場神蹟,在擴大淨明道的名氣上效果是槓槓的。從此,淨前道以西山為中心,以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正式成立了。
劉玉在招生,嗯,招收弟子時有一個基本標準,入我淨明道,必須恪守“真忠至孝”、“忠孝存心”,那些虐待老人的人肯定是沒有資格入教的。
不久,劉玉收下了弟子黃無吉,安排他去主持修建靈寶朝天壇,接著傳給他《玉真靈寶壇記》和《中黃大道八極真詮》,同時還他負責弟子們的管理。
隨著淨明道的影響擴大,特別是宣揚的行善盡孝的思想非常容易被百姓接受,來入教的弟子迅速增加,很快連吃飯住宿都成了問題,於是又劉玉又建了一座騰勝道院,不久黃元吉就成了八百弟子的大師兄。
1308年,忽必烈至大戊申正月,劉玉預感自己大限不遠,便開始安排自己的後事,指派黃元吉接任教主。第二天早上劉玉五心朝天端坐在榻上,中午側臥而逝,壽52歲。
後來黃元吉寫了一部《淨明忠孝全書》,為淨明道的列位仙師分別做了傳,許遜排在第一代,下面三代分別是洪崖先生經師張氳、洞真先生天師胡慧超、度師郭璞,並稱為“三師”。
前面講過郭璞,按理說他和淨明道沒什麼直接關係的,更談不上對淨明道有什麼貢獻,之所以被尊為監度師,一是他一生儒道兼修,忠孝雙全,上報國家,下孝父母,是個典型的忠孝名人,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拉名人加入己方陣營,哪怕當個吉祥物供起來,能增加聲望就夠了。
上面也提到的胡慧超應該是真人,是生活在武則天時代的一個道士,主要活動在南昌(當時叫洪州)一帶,道教典籍裡有一些關於他的傳說。此人本名應該叫胡超,後來隨著抄錄的錯誤,就有了諸如胡惠超、胡慧超、胡法超等名字,道友們在其他典籍中看到時知道他是誰就可以了。
至於經師張氳則主要出現在《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裡面,傳說中的人物就不說了。
淨明道在宋元時期興起,開始對道教改革,試圖在異族統治的新朝代下把道教信仰與儒家的倫理結合起來,倡導忠孝神仙,道俗圓融。新入門的弟子,入門第一課就先要認識忠孝的重要性,入門的功法也是依據忠孝實踐而設計的。
淨明道把忠孝放在了教義的首位,要求弟子克己踐履,因此極符合封建王朝的意志。細究淨明宗典籍,它實際上是一個結合了天師道的符籙派理論和儒家倫理道德的道派,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有著濃厚的理學色彩,甚至是重視封建倫理道德,反而輕視金丹煉養之學。有了宗教的神學的大前景,把行孝就是積善,積善足夠了就可以直接成仙得道這一思想灌輸下來,效果比其他任何一種教育形式都要好。
如果縱觀淨明道的理論發展就會發現,對於忠孝思想的重視程度是逐漸增高的。孝是人倫道德,早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