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是屠龍大刀還是小李飛刀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之一,一般來說亂世宗教反而會得到更大的發展,但實際上佛教也好,道教也罷,受戰亂波及是極為嚴重的,真正的亂世哪有桃源。在前面曾多次提到三武一宗滅佛,最後這一宗,就是說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世宗柴榮。
實際上三武一宗滅佛也好,毀佛也好,只是一個統稱,四位帝王的滅佛行動在程度上、性質上還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是滅佛,有的是禁佛,有的是抑佛,有的是限佛。那麼柴榮的滅佛是什麼樣的呢,道友們可以透過下面的分析,特別是對一些數字的分析判斷一下,順便也可以簡單回顧一些五代十國的歷史及佛教和道教的發展情況。
首先,明確一下個人的觀點,我把“柴榮滅佛”明確為是限佛或抑佛,而不是滅佛,具體原因稍後再分析,柴榮的生平需要先簡單交代一下。
947年,劉知遠建立後漢稱帝,由於大將郭威出力不少,所以連連高升,很快就權傾朝野了。郭威的養子柴榮升遷很快,當然柴榮並非完全是靠郭威的關係才被擢升的,人家也是真有才幹的。一年後兒子劉承佑就接了劉知遠的班成為cEo,剛坐上皇帝的位子總是擔心兵權在握的郭威會造反,也不全是劉承佑多心,五代時造反的事太常見了。反正最後劉承佑把郭威的全家殺了個一乾二淨,連只老鼠都沒有放過,柴榮也受牽連,老婆孩子一家人也被殺光了,所幸他和郭威正好領兵在外才躲過了一劫。於是郭威就造了反,建立了後周稱帝。
由於郭威的親生兒子全都被殺了,郭威死後,柴榮很順利地接班稱帝了,實際上他當時還是有競爭對手的,比如郭威的女婿、外甥之類的,主要是柴榮各方面能力都不錯才接了郭威的班。道友們應該知道,五代時期認乾兒子特別流行,朱溫啊,李克用啊等等都認了不少乾兒子,郭威和柴榮還不是那種簡單的認乾兒子的關係,柴榮的老爹柴守禮是郭威的大舅哥,管郭威叫一聲妹夫的,柴榮從小就表現“謹厚”,是過繼給郭威當的養子,郭威一直非常喜歡他的。
柴榮老家在今天的河北邢臺,921年生,954年正月繼位,959年去世,在位六年,年僅39歲。柴榮在位期間,整飭綱紀,修訂法律,內修仁政,外拒北漢,恢復生產,勸客農桑,鼓勵商業,發展經濟,繁榮文化,直言納諫,在位雖然僅僅六年,兩次北伐,一次西討,三次南征,打仗就像開了掛一樣,戰略、戰術都堪稱大家。
對於他的英年早逝,後世普遍表示惋惜,假如他能多活些年,中國的歷史會走出一條完全不相同的路,當然了,沒有假如的。
人非完人,在五代那個惡人當道的時代,柴榮這樣的明君也有缺點,後人記錄了他的兩件主要過錯:其一是他在攻打楚州時,因為傷亡代價太高大怒而失去理智,城破後“六軍大掠,城內軍民死者萬餘人,廬舍焚之殆盡”;還有一件是他放任包庇紈絝的老爹,是親爹柴守禮,不是郭威,不知道這位老爹以前品性如何,不過自從兒子當了皇帝以後那就抖了起來,在洛陽和幾個朝中重臣的老爹們建了個老爹群,那叫一個橫行霸道,目無國法,甚至敢當街殺人,百姓名之為“十阿父”,柴榮對此事學起了貓頭鷹。
無論如何吧,這些缺點並沒有影響柴榮成為五代時期最為傑出的帝王,成為一位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勤政愛民的亂世明君,在五代十國的幾十年裡,他和郭威二人執政共十年,百姓享受到了難得的太平世界,也正是他們父子的成就,奠定了宋朝統一的基礎,最後就是讓柴榮一手提拔起來的趙匡胤摘了桃子。
總體來說,後世對柴榮的評價很高,很少有負面的,比如宋朝人的評價:
宋神宗:“世宗,誠創業造功英主也。”
司馬光:“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