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八仙背後的故事 下,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何仙姑流傳的版本也比較多,有的說她是唐朝增城人,大約是生活在武則天時期,中宗時飛昇,還有的說她是宋朝永州人,不一而足吧。關於她的最早的記載是元代趙道一所著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說何仙姑偶然吃了雲母後內功大漲,學會了輕身法術,這裡的雲母當然不是雲母礦那種雲母了,而是小說裡主角經常要遇上的天材地寶,而限於趙道一的想象力或對何仙姑重視程度還不夠等諸多原因,也只是讓她學會了輕身術,並沒有好好地為她設計出更多的仙家法術。
到了元朝以後,隨著雜劇的流行,何仙姑也被增加了更多的傳說內容,比如安排她做了呂洞賓的徒弟,至於五代的呂洞賓是怎麼回到武則天時期度化何仙姑的,這還不簡單,現代人都懂穿越,呂洞賓成仙以後回到過去很難嗎?那時候還不怎麼流行穿越活動,所以乾脆就說何仙姑是宋朝的姑娘,什麼,問她是哪的人?永州的,錯不了,總之現在呂洞賓是可以收何仙姑為弟子了。從此以後的傳說就豐富了,比如她遇到過一位異人,給她吃了一個桃子,有點像雷震子的經歷啊。還好何仙姑吃了桃子以後,並沒有長出一對風雷雙翅,只是再也不用擔心沒飯吃了,因為不會餓了。再比如她還學會了能給人算命,你什麼時候發財,什麼時候倒黴她看一眼就知道,總之還有很多神異之處吧,是越來越向著神仙演化了。
大家知道,中國很大,千百年來姓何的姑娘何止萬千,那種被民間認證為仙姑職稱的何姓姑娘也可能不在少數,事實上,宋朝真的就出現過好多何仙姑,傳說漢鍾離在揚州遇到過另一位何仙姑,還給人家寫過一首詩,後來呂洞賓也來揚州看了看這位何仙姑,有點奇怪,為什麼揚州何仙姑沒有被吸納進八仙團體。
八仙講過五位了,這五位在各種史料中或多或少的都有記載,還能考證一番,而剩下的三位,就是鐵柺李、曹國舅、藍采和就只是傳說中的存在了。
比如鐵柺李最早出現在元代嶽伯川的雜劇《呂洞賓度鐵柺李嶽》,又叫《嶽孔目借李鐵柺還魂》之中,情節基本上和現代的八仙故事一致。
這裡有個術語解釋一下,“孔目”這個詞道友們應該不陌生吧,因為在《水滸》裡就出現過好幾個孔目,它是唐、宋時的一種官吏,還不太好解釋,大體上就是地方專門針對中央的六部設定的崗位,管理的東西又比較多也比較雜,什麼刑獄、文書、財務、進銷存之類吧,雖然級別不高,但權力不小的一個職位。
傳說中宋朝鄭州孔目嶽壽得了重病,眼看就不行了,不過他是與道有緣,不能死的,於是呂洞賓就趕緊的過來救他。當時雖然沒有高鐵、飛機,但呂洞賓是神仙,應該會飛,所以按理說是應該能來得及救他,但事實就是沒趕上。對於凡人來說人死了就死了,想讓死人再活過來,連想都不會想,但對於神仙這都不算大事兒,當然也不算小事兒。故事的情節道友們都知道,為了增加故事情節的曲折性,嶽壽的屍身已被火化,陰魂必須儘快迴歸肉身,時間緊,任務重,沒辦法只好借了剛死的柺子李屠身體還魂了。說實話,鐵柺李的形象和知名度在八仙中是排在前面的,為什麼,個人感覺和他這段借屍還魂的精彩情節脫不了干係。
再說曹國舅,他的形象應該是在元代形成的,永樂宮壁畫裡已經有他了。有人說他的原型是宋代的“曹國舅”曹佾,事實上這位曹佾活了七十二年,和神仙道術沒有一毛錢關係,所以不管是不是和曹佾有關係吧,反正人和故事基本上就是故事,想來八仙中增加一個位高權重的人物更好一些,讓呂洞賓度他成仙也是最合適的。
藍采和最早出現在南唐沈汾的《續仙傳》中,本就是一個故事,描寫的是一個手拿大拍板子四處行乞的形象,也沒辦法在現實中找個人對上號。元代時有一部雜劇叫《漢鍾離度脫藍采和》,此時才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