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崇佛尊道,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太宗趙光義是大宋朝的第二任老大,976-997年在位,對了,他原名是趙匡義,哥哥趙匡胤當了皇帝后諱匡字就改成了趙光義,據說這還是哥哥賜的名字。等趙光義當了老大以後,又改名叫趙炅,因為宋為木德,據說這樣可以讓自己的火力更旺,至於是不是嫌棄哥哥給的名字用著不舒服就不知道了,不過他有樣學樣,順便給弟弟趙光美改了個名字叫趙廷美。

按照傳統趙匡胤死後應該是由他的兒子接班的,所以趙光義這個皇帝當得本來是不合規矩的,更何況還有個斧聲燭影的傳說,趙光義就更需要有人來幫自己正名了。所以啊,趙光義繼位以後,急需鞏固自己的位子,加強自己繼位的合法性造勢,消除那些不利於自己的負面的影響,所以各路道門高人就成了他的座上賓,首先出場的是張守真。

張守真仔細分析了當前的情況,自編自導了一個劇本,劇情很簡單,大概就是:前幾天天上的玉帝曾經派了一位叫黑殺將軍的天神下凡找趙匡胤談話,談話的中心思想就是表達了“晉王有仁心”,應該“兄終弟繼”,也就是說按天意趙匡胤應該把皇位傳給弟弟而非兒子,這就是著名的“金匱之盟”。

經過這一通宣傳造勢,不但趙光義的繼位完全符合了規矩,而且還洗刷了他謀位殺兄的嫌疑,難怪趙光義事後下詔加封這位黑殺將軍為“翎聖將軍”,還在終南山大搞土建,修了一座宏偉的上清太平宮專門供奉這位有功的神靈了。對於功勞大大滴的張守真,趙光義那是相當滿意,賜紫衣,封“崇玄大師”,還把這座新修的宮觀封給了他當老大。

屁股底下穩固以後,趙光義開始加強了和道教的接觸,在眾多的道門高人中,陳摶無疑是最有名的一位。984年趙光義在京城第一次接見了陳摶,據事後趙光義和大臣們閒聊時透露,他和陳摶二人相談甚歡。期間陳摶還多次和宰相宋琪等人會晤,這幫子大臣們豈會放棄如此好的機會,多和老神仙接觸接觸沒準就有意外驚喜,於是紛紛向他求教煉養之術。對於這類請教老道士很委婉地拒絕了,大體意思是說,我要是傳給你們道法,你們一個一個都把時間放到打坐修煉去了,萬一哪天白日飛昇,都當神仙逍遙快樂去了,誰來幫著皇帝治理天下啊?你們啊,要好好研究清靜無為的治國方法,這才是你們這些人應該做的。

經過趙匡胤推行清靜無為的政策,國家漸漸恢復了活力,所以趙光義和手下的官員們對於道教的清靜無為的政治還是非常認可的,所以黃老思想在北宋建國初期,對於穩定政治、恢復經濟的確起到了積極作用。陳摶正是看到了華夏最終重新統一併逐漸繁榮起來而非常認可趙家兄弟兩人的成績,說現在的太平盛世,是你們協心同德,勤於政事的結果。趙光義被誇得非常高興,稱他“獨善其身,不幹勢力”,賜了個“希夷先生”的稱號給老道士,賞了件紫衣,還派人去把他的雲臺觀裝修了一番。

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趙光義本來想立長子趙元佐的,那位道友可能會問,繼承人選定上趙光義怎麼不再堅持“兄終弟繼”了,不是有“金匱之盟”嗎?這您可是冤枉他了,因為弟弟趙廷美早就被他弄了個由頭遠遠趕跑了,最後是鬱悶死的還是怎麼死的誰知道呢,所以不用考慮弟弟繼位這件事了。

因為叔叔的死,趙元佐卻受了點刺激,加上二兒子又病死了,所以趙光義就打算立老三壽王當太子。為了讓兒子們都服氣,據說他派人請陳摶來,讓這個精於相術的老神仙看看哪個王爺最合適當接班皇帝。老道士早就看透世事,知道趙光義想立壽王趙元侃,連表演都懶得做,別的地方根本就沒去,直接衝著壽王府去了,而且連大門都沒進,也沒有看到壽王就轉身去找趙光義報告說:“老道我早就窺得天機,壽王將來就是皇帝,這是天意”。順水人情多簡單啊,接著又說:“因為我還沒進壽王府的大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