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張伯端—南宗之祖,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千百舍利。雍正皇帝封“大慈圓通禪仙紫陽真人”。
這裡的趺坐是什麼姿勢呢,道友們想想那些端坐的佛像就知道了,傳說這種坐姿是神秀創作的,據說是坐得最穩,也最舒服,目的當然是能夠更好更快地入定了,要不然打坐時倒了就尷尬了。
可以看得出,各種史料對於張伯端的記載實在是太過簡單,且裡面有諸多疑點值得推敲。簡單歸納他的一生,大體上就是由儒入道,由道入禪,以道為本,儒釋道合一的歷程,這些在後面還會再講。
在明代的《正統道藏》中,收錄了張伯端的三部作品:洞真部玉訣類的《悟真篇》、洞真部方法類的《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和太玄部的《金丹四百字》。代表作當然是《悟真篇》了,前面我們也一直在說,這是與“丹經之祖”《參同契》齊名的丹道巨著。對於這部重要的道教典籍,《悟真篇》同樣有數十位高人為其註釋,而這些註疏無論是對張伯端本人,還是對這部書,都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