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佛道之爭風煙再起 中,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道德經》,還有別的嗎?”

道教:“沒啦。”

八思巴心想,真配合,接著問:“《道德經》中有沒有講到化胡?”

道教:“無。”

八思巴:“這就奇怪了,《史記》裡沒說,《道德經》裡也沒說,那麼你們總說的化胡,就連老子本人都沒有說過,那你們是聽誰說的?如果真有這麼偉大的壯舉,那麼在《道德經》怎麼可能會不記載,《史記》中怎麼可能不記載?可見你們所謂的化胡是你們這些後人無中生有,胡編亂造出來的偽經。”

道教:“……”

眼看十七位道士啞口無言,於是姚樞宣佈:“此次辯論會,佛教勝!”

當然,以上全是出自《至元辨偽錄》,其中自然是對道教一方有所貶低,不過結果與事實還是基本一致的。

眼看分出了勝負,忽必烈宣佈:“既然道教不佔道理,那麼你們這十七個道士就剃個光頭,改行當和尚去吧。另外,全真教佔的那二百多座寺廟,嗯……”

看著底下福裕給自己比劃手勢,忽必烈頓了一頓,看明白以後接著宣佈:“嗯,是237座都還給人家佛教吧……你們還真能搶。還有,把那什麼亂七八糟的化胡經、八十一化圖什麼的全部燒了吧,刻板也不能留,也燒了。”

敗是敗了,不過全真教依舊堅定不移地貫徹老賴的傳統,一個拖字訣深得太極真諦,玩得那叫一個爐火純青,但是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也不可能一點好處不讓,比如據各方面的史料記載,這座法興寺在1258年以後歸還給佛教一方了。1260年-1263年間,福裕派了一位叫巢雲威的和尚去接手並主持法興寺,不久又請求官方賜名為北少林禪寺,正式成為有身份證的正規旅遊景點—嗯是正式的寺廟了,嚴格說是福裕和尚的曹洞宗的房產了。

1258年二月,在辯論開始之前,蒙哥已經帶著大兵南下找南宋的麻煩去了,辯論期間,忽必烈就開始著手準備兵進鄂州,不久也出兵了,這段歷史估計道友們也熟悉。1259年蒙哥死在了合州釣魚山下,忽必烈也同意了南宋的求和,匆匆回軍和弟弟阿里不哥爭汗位,不但南宋大大滴鬆了一口氣,全真教也因為沒人顧得上他們和佛教的這點小事,乾脆照樣賴帳不執行宣判結果了。所以,第二次辯論雖然也慘敗了,但全真教的損失也並不是很大,據說就連那十七位削髮為僧的道士,也又重新留起了頭髮重新穿上了道袍,是不是全都這樣沒有仔細考證,至少李志全、申志貞、樊志應這三位是有記載迴歸道門了。

當然了,蒙哥時期的佛道之爭,並不是表面上的兩教為了那點利益之爭,而是一次道教對抗佛儒兩家合夥打壓的鬥爭,不僅是宗教之爭,還是政治和文化衝突的體現。長遠來看,全真教逐漸沒落,佛教地位得到了提升,八思巴成了最大的受益人,很快成為了國師,不但個人的地位和聲望越來越高,藏傳佛教也受益,最終取代了漢地禪宗成為國教。

1260年三月,忽必烈回到了開平,馬上操持著稱汗,阿里不哥也不含糊,四月在和林稱帝,七月,忽必烈提兵就來打阿里不哥了。

兄弟兩個的矛盾實際上早就有了,蒙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拖雷的兒子,阿里不哥是老七,非常看不起漢人,他代表了一大批蒙古貴族的態度,所以他對於重用漢人,推行漢化的忽必烈非常不感冒,這才有了在一幫子貴族支援下稱帝的這一事件,當然,皇帝誰都想當。

蒙古人的這次內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1261年十一月,忽必烈大敗阿里不哥,1264年四月阿里不哥實在打不過了便投降當了俘虜,從此去唱鐵窗淚。蒙古帝國時期的《史集》中詳細記載了這段歷史,包括當時審判阿里不哥時的各種細節。不久以後,1266年的秋天,正值盛年的阿里不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