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佛道之爭風煙再起 中,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病死了,有人認為是被忽必烈暗中害死的,真的假的就不管了。從此,蒙古帝國結束了內亂,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建國號為大元,史稱元世祖。
上頭在忙著軍國大事,自然沒有精力管全真教和佛教的爭鬥這些小事了,所以全真教只是歸還了一小部分寺院,小日子照樣一副紅紅火火的樣子,直到……
話說1280年四月,大都長春宮與崇福寺發生了一次規模並不算很大的流血衝突,但是它卻成為了徹底改變全真教地位的一個導 火 索。
在《至元辯偽錄》中並沒有說明這次的流血事件的起因,但是說長春宮的道士們“聚徒持挺,毆擊僧眾”,然後又自己燒了房子,誣告當時的僧録廣淵,說是他派和尚們來放的火。當然了,經過一番調查取證,最後把這次鬧事的甘志泉幾個主要人物砍了腦袋,和尚們還是很不滿意,接著又想起來第二次辯論勝利以後,全真教至今也沒有執行還寺廟燒經書的判決,於是藉此次事件,西蕃喇嘛瞻巴建議,接著去找皇帝告狀,徹底清算全真教。
1281年十月,樞密副使張易等奏請忽必烈,說我們研究了一下道教的那些經書,除了道德經是老子親筆寫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後來的道士們偽撰的,應該全燒了。這個邏輯就有點過分了,難道佛經就全都是釋迦牟尼寫的了?這也表明了儒家的加入,共同開始對道教打壓了。
忽必烈於是就派張易這幫人,組織佛道兩界人士到長春宮無極殿組織了這次辯論,好好考證一下道藏的真偽問題。
參加的除了全真掌教祁志誠以外,還有正一教天師張宗演以及大道教掌教李德和、杜春福等人,李德和就是大道教的七祖,杜福春可能就是玉虛宮一脈的七祖,在前文中有過交代。
這次忽必烈的偏向就很明顯了,原來大家還是辯論,相互可以指責,這次完全是一副評估道藏真偽了,這也是全真教一家不可能承擔的責任,才有了正一、大道和太一等的參加。
即使是有了其他門派的相助,全真教一方也擺脫不掉接受質問的局面。這次主題除了再次辯論《老子化胡經》《老子八十一化圖》以及其他道藏的真偽問題以外,還包括了符籙等方面。有人提出來說,你們道教總是說自己的符籙能捉鬼辟邪,還能水火不侵、刀劍不傷,那麼你們幾位門派大佬誰給我們演示演示?
忽必烈一聽對啊:“來人啊,在外面弄個火堆出來,你們四位就各選一個代表,拿上你們的神符,先試試闢火的能力吧。”
四人連忙求饒,聲稱都是假的,不能試。
於是忽必烈下令,除了《道德經》和諸子的醫藥方面的書籍之外的全部道經都燒了,這次的命令執行力度顯然比前兩次要強得多了,如今忽必烈是皇帝,身份也不是以前所能比的。首先把長春宮裡的經書付之一炬,這還不算,又派了人到全國各地去燒,從此全真教徹底失去了和佛教抗衡的實力。
《至元辯偽錄》卷六記載,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三月,忽必烈還命令翰林院把這次焚燬道藏偽經的壯舉刻碑記錄下來,留給後來人看一看,這就是《聖旨焚燬諸路偽道藏經之碑》,碑文就不引用了。
忽必烈對於佛教的重視,除了受到蒙哥時期的佛道之爭的影響和八思巴有關以外,還和兩個人有關係,海雲和尚和劉秉忠。
海雲早在忽必烈年輕時就跟隨他,並用佛教教義來影響著他,所以算是元朝的開國元勳了,劉秉忠和耶律楚材相似,是個半僧半儒的佛教學者般的存在,是海雲和尚的弟子,因此海雲就把他推薦給了忽必烈。
海雲在蒙古宮廷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早在貴由期間就一直掌管佛教事務,道友們可能沒注意,上面講到過,在《元史?憲宗本紀》中有“以僧海雲掌釋教事,以道士李真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