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非武俠之華山郝大通,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武俠小說中,華山派是一個非常有江湖地位的大門派,描寫最為精彩的無過於金庸的《笑傲江湖》,不過在一般的武俠作品裡所謂的華山派卻基本上和道教沒什麼關係,只是一個江湖門派,那麼真正的華山派是道教門派嗎?

現實中華山的確是一座道教名山,去過華山的道友們會看到很多與道教有關的人文痕跡,比如建築、石刻、傳說,是道教著名的洞天福地。前面也講到過很多高道都曾經在華山修行過,其中就有最著名的陳摶,如今還在玉泉院裡怡然酣睡,所以華山有著非常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今天常說的道教華山派是全真教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相傳創立人就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那麼真的是他嗎?

提及郝大通生平事蹟的史料有很多,諸如《金蓮正宗記》《金蓮正宗仙源像傳》《七真年譜》《遺山集》等等,但大多比較零散,也不全面,下面簡單整理如下。

姓名:郝大通

籍貫:山東寧海

出生時間:1140年正月初三

去世時間:1213年

主要著作:《太古集》《三教入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易圖》《金丹詩》等

和馬鈺的家境類似,郝家在寧海當地是首富,雖然郝大通的父親去世得很早,不過他的哥哥郝俊彥曾出任山東昌邑縣令,所以家族並沒有衰敗,郝大通則從小就不缺四處浪的條件,能夠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仔細想想王重陽來山東以後,先收了一個首富馬鈺,郝大通和其他弟子也基本上出身豪富,少有家境不好的,對於王真人的眼光只能表示佩服。

實際上,無論王重陽有沒有把他這種猛盯著有錢人和有權人使勁發展的做法傳授給七大弟子,但身教總是勝於言傳,全真教一直致力於搞好和統治階級的蜜月般的關係,幾乎成為了一種本能。當然了,重視上層路線並不意味著忽視了底層的百姓,更加令人佩服的就是全真教一直存在著廣泛而堅實地群眾基礎,在底層百姓心中那種近乎盲目的尊崇,正因如此,到清代完全失去了統治階級的認可以後,全真教依舊在民間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當然這是後話了,下一篇還會講到。

郝大通家族條件不錯,有條件識字讀書,他早年就喜歡讀書,讀書面極廣,什麼黃老、諸子,均有涉獵,其中尤其喜歡周易,這就奠定了他以後在易學方面的深厚功力,通陰陽、曉八卦,算命水平超高。郝大通年輕時就立志不入仕,所以經常外出寄情山水,一走就是好幾天,回來也不喜歡宅在家裡,經常到街上弄個卦攤給人算命,不為了賺錢,就是喜歡。

1167年,王重陽來到山東大地,在寧海注意到了這個又有錢,又喜歡黃老的青年才俊郝大通,這樣的人才必須要發展進我的組織來啊。想好了套路,這一天,王重陽來到郝大通的卦攤前,故意背對著郝大通坐了下來,說:“我要算一卦。”

郝大通說:“您轉過頭來啊,這麼怎麼算?”

王重陽卻用一種彷彿來自遙遠天際的、低八度、極富磁性的聲音說:“你為什麼不回頭?”

郝大通當即一怔,連指間不停翻飛的三枚通寶大錢掉到桌子上都不知道,接著大驚,心知這是遇到奇人了,於是王重陽便乘機大灌雞湯,不久便成功收穫了郝大通的向道之心,決心跟隨王重陽修道。

王重陽當即就先傳授了一些秘法口訣,郝大通悟性極高,雖然知道這些只是皮毛,還是對師傅的高深造詣表示佩服,不過現在還不能立刻就出家跟隨師傅浪跡天涯,因為家有老孃還需要堂前盡孝,只說等老孃千秋以後必定正式拜師。

據各種資料分析,王重陽當時實際上並沒有傳授給郝大通什麼高深的道法,因為他曾說過“汝當自成”。經後世大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