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儒師道祖,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元時期道教的主線事件就大致講完了,下面再講幾位重要人物,有些是高道,有些是相關的人物,第一位就是華山老祖陳摶。

姓名: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受賜白雲先生、希夷先生、清虛處士

籍貫:亳州真源縣或普州崇龕縣或河南鹿邑(沒辦法,大家都爭名人)

出生時間:871年

去世時間:989年七月二十二日

主要著作:《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陽集》《釣潭集》

主要成就:無極圖

和林靈素這類頗具爭議的道士大相徑庭的是,北宋時期也存在一些一心鑽研修身養性之術和道教理論的道士,當然各朝代都有,其中北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陳摶和張伯端等,他們對於道教的發展貢獻顯然更具長遠性。

史書中對於陳摶的記載還是很多的,除了《宋史》以外,對地陳摶記載比較詳細的還有龐覺《希夷先生傳》、趙道一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群談採餘》等。陳摶的知名度在中國歷史上應該算是很高的吧,除了傳說中他從趙匡胤手裡贏了華山之外,就是他的睡仙之名。

對於陳摶的身份,歷來說法很多,有的人說他是道家,有的人說他是儒家,有的人說他是理學家等等吧,宋人喜歡把他當作道士、相士及志士為一身的複合型人才來對待。《宋史》把他歸到了隱逸中,和种放、王樵等人列在一起,顯然元人更喜歡把他當作道士、隱士來對待了。元以後,陳摶的身份就趨向於簡單化了,就是一位得道成仙的高道形象,比如從馬致遠的《陳摶高臥》、明傳奇中的《蟠桃記》、馮夢龍的《陳希夷四辭朝命》及清代戲曲《蟠桃初熟》等作品中都可以反映出這種態度。當然了,道教界顯然更加願意把他接納進來,並且是一直把他視作為道教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所以這裡就把他當作道士來講,而陳摶的其他身份,我們也是承認的,包括他的“儒師道祖”的稱號。

陳摶早期的生平生年記載不多,他的生年不詳,正史中沒有講,在其他史料中也沒有查到,所以只能反推一下。根據宋史記載,陳摶是卒於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而《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和《太華希夷志》均記載其享年118歲,所以反推其生年應該是唐懿宗十二年(871年)。不過寵覺的《希夷先生傳》中卻又說陳摶是生於唐德宗(780-804年)年間,這麼算的話,陳摶就活了二百多歲了。對於煉養功夫高深的得道之士活一百多歲並不算難事,不過超過二百歲,可信度就不是很高了,當然了事無絕對,這裡暫不糾結了,總之陳摶肯定是位長壽之人就是了。

如果按照陳摶是118高齡計算,他是生於晚唐,經歷了五代和北宋,跨了三個朝代了。由於陳摶在民間就是神仙般的存在,所以他的出生也有人加以了神話,徐徐看到明代倪綰寫的《群談採餘》中,大概是這樣的:

有一天,一個姓陳的漁翁撒網的時候,網上來一個大傢伙,像個大肉球,外面還用一件紫衣包著。一般人看見這麼個怪東西怕是早就扔水裡去了,這位打魚的也是個大心臟,他可倒好,回家架上鍋,燒開了水就準備把這個肉球扔進去煮了吃,而且還順便沽了一壺老酒。

如果真的讓他把這個肉球煮著吃了,世上就少了一個神仙般的人物,劇情當然是不允許,於是落雷閃電就奔著漁翁的小破房子霹了下來,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只是震懾無意取他性命,總算是沒有鬧出人命來。不過經過這一嚇,漁翁也算識趣,知道自己怕是辦了件錯事,於是趕緊把這個肉球扔到了地下。

結局就簡單了,肉球裂開了,陳摶出世了,而且跟隨了這個漁翁姓了陳。這個肉球從哪來的沒人知道了,正是因為這樣,陳摶的父母是誰我們就不知道了,所以也沒有辦法向上追溯他的淵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