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南北天師道的思想融合,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弄不好腦袋就不是自己的了;如果說皇帝您老人家做的對,那還不被天下的道士們給挖個坑活埋了?那麼嚴達是怎麼回答的呢?他給皇帝做了個現場演講,首先給出了“主優客劣”的論斷,然後就是誰是主,誰是客,誰好誰壞展開了長篇大論。
實際上這是一個挑戰性很高的立論,因為北周的宇文氏本就是北方的少數民族,統治著漢族,對嚴達說的這種主、客身份極為敏感,這也是北方胡族進入中原統治漢人都很重視的一個問題。嚴達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佛教是客人,可以走,而且客人走了不是壞事;道教是主人,可以留,留下也不是壞事,從頭到尾都只說佛、道,而沒有涉及民族問題。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話,您就別兩個一起滅了吧,把咱們自己家的道教留下來就行了,反正不是壞事。
正是由於樓觀道士們與皇帝一直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北周武帝禁佛禁道後,還是明顯偏袒道教,尤其是對王延等十老尊敬不改。為了安撫他們,很快就召見王延,還敕令修建了通道觀,恭喜十老喜遷新居。接著,皇帝又詔命王延主持整理三洞經法、科儀戒律、飛符錄共八十多卷,由此可見,當時南方道教經籍已經大量流到了北方,雙方的文化交融已經非常深入了。
接著,王延又開始大規模地整理、校訂道經,總計達8030卷,最後撰寫了七卷目錄,這就是著名的《三洞珠囊》。道藏中的《三洞珠囊》是唐代時編修的,王延主持編修的已佚失了。
這次道經的整理對於樓觀道派來說是一次意義重大工作,樓觀道派主動的、系統地對南北道教的理論體系加以梳理、融合,對於北方道教,甚至對於全國道教來說,意義重大。這次工作也可以說是對南北天師道的一次深度融合與總結,對後世的道藏整理編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也使樓觀道派的發展達到了巔峰。
從此,道教走出了低谷,得以復興,樓觀道派則從北朝後期直到宋末元初以前,一直在北方道教屬於No.1的地位。等到大隋一統南北立國以後,隋文帝還專門召見過王延,對他同樣禮敬有加,還授予了道門威儀一職,所以王延也有個威儀法師的雅號。到元代時,樓觀道派改奉了全真道,全真道一統北方,樓觀被尊為全真道的五大祖庭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