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隋朝高道–蘇玄朗 上,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短暫的大隋朝時代,除了王遠知以外,還有一位道士必須要講一講,因為他在道教在內丹學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也有學者認為他是開創了內丹學,他的理論對於後世,特別是唐代的內丹學發展影響深遠,他就是蘇玄朗。
姓名:蘇玄朗
出生時間:280-289年之間(,存疑,稍後解釋)
去世時間:不詳
籍貫:不詳
職業:道士
成就:開創內丹學
主要著作:《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
蘇玄朗號青霞子,有的史籍上是記為蘇元朗的,道友們知道是說的同一個人就行了。前面也多次吐槽,類似於這種疑為古代手抄而造成的玄和元兩字筆誤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青霞子這個道號,應該是他曾經在羅浮山的青霞谷閉關煉丹而來的,這也是從有限的資料裡推斷他的行蹤、事蹟的一個例子。至於說他開創了內丹學這種說法,也有學者搖頭表示No,不是他,這裡先暫時把內丹開創者的榮譽獎狀頒發給他,後面再解釋,唉,這麼重要的道教人物,連最基本的個人資訊都查不到,道教界的前輩們實在是太不敬業了,否則哪還有佛教什麼事兒,嗯,說多了。
上一章剛講了王遠知,他的出生時間還沒有定論,但人家好在還有兩個時間可以二選一,到蘇玄朗這兒可就更誇張了,傳說,嗯,確實是傳說,也就是說寫書的人自己都不相信,傳說他是生於晉代,準確點說,大約是在280-289年間生人。您算一下啊,就算他是289年出生的,到581年楊堅稱帝,已經是近三百高齡了,就問你吃不吃驚!所以這位活躍在隋朝舞臺上的老神仙,別的暫且放一邊,僅就人家這三百多歲的高齡往這一擺,就得給一個大寫的服字,那些想長生的皇帝們興趣怎麼能不濃濃濃……濃厚。
由於與蘇玄朗有關的、有限的記載也有很多是不太準確的,所以只能大概講一下他的基本情況。傳說他曾在茅山修道,具體哪年不詳,所以也不確定是不是和王遠知有過交集,也沒聽王遠知說過認識他。大約在開皇年間(581-618)他去了葛洪的道場羅浮山青霞谷,想來這些古代的神仙人物對天地靈氣聚集之地有所感應,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人選擇羅浮山,這事兒大體上是確有其事,也可以從青霞子這個道號上側面證明一下。
蘇玄朗在山中主要工作就是煉丹,並潛心總結經驗著述。據他隔壁鄰居透露,他不知道從哪裡得到了一套大芳居秘旨,這到底是一套什麼秘旨鄰居就不知道了。不過他說蘇玄朗常和他抱怨說,他收集了道教界有名的三部寶典,《古龍虎經》《參同契》和《金碧潛通秘訣》,就是前輩們寫作風格太頑皮了,說話留三分,又為了顯示文采非要對仗、押韻,這還不算,還要寓意假託,總之就是不好好告訴你,非要讓你猜,越難猜越好,大家都猜不出來這才能顯示我的水平高。
其他兩部經書不說,我們前面講過魏伯陽和他的《參同契》,書是好書,要不也不會公認為萬古丹經之首,但是魏真人開了個很不好的頭,作了個很不好的榜樣,高深的學問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更不能太直白的說出來,要儘量隱晦、儘量深奧、儘量簡潔地講出來,這樣顯得高深、有層次,憑空增加很多逼格的樣子。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所以丹道的也好、煉養的也好,大家都學著《參同契》的風格,本來是修煉內丹,我非要說是房中術,要表達陰陽平衡,非要講一通五行八卦,總之我要不指點,那就當天書看去吧。一直到隋朝,道教的典籍,特別是丹道方面的,一直是道教修煉法中最為神秘一種,著作雖然也不少,就是特別重視文采,喜歡假託某某某,晦澀難懂,感覺就是故意讓你看不懂。
實際上,這個壞習慣並不僅僅在道教的經書中出現,各領域都有類似的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