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勃興大背景,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沒有達到稱神稱聖的程度,所以不能給他立祠禱祝,而且曹丕還把這種禁令作為永久法令,如有違反就等著法院傳票吧。不過從一些史料記載的一些小細節,比如方士給曹丕算命,讓他注意四十歲時會有個檻兒,見到城門崩壞就不進去了等等,說明曹丕也不是完全不敬鬼神的。

到了曹叡上位後,態度又180度轉變,不只迷信長生,還相信海外有仙山神藥了。於是燕王曹宇受到了賞識,直接坐上了大將軍的寶座。為什麼是曹宇呢,很簡單,因為曹宇就是張魯的女婿,老丈人可是天師啊。在前面講張魯時我們提到過,張魯投降後被曹操連人帶信徒一起北遷時,老曹和老張親上加親結了親家,曹宇就娶了張魯的女兒。當然了,老曹總是看著別人的老婆好,所以老婆也比較多,曹宇是他和環夫人所生,與曹衝是一個媽,和曹丕同父異母。那麼曹宇就是曹叡的叔叔,而且曹叡死後,接班人並非曹叡的兒子,而是曹宇的兒子曹奐。至於期間發生了什麼,喜歡宮廷私密的朋友可以仔細研究研究,在此不是我們研究的範圍,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

介紹曹宇的目的,是為了說明曹宇的多重身份:先後當過皇帝的弟弟、叔叔和老子,又是張魯的女婿,而且應該還是曹操兒子裡最長壽的一個。這些身份決定了他對天師道的影響極大,如果沒有他的存在,天師道的不會那麼順利傳播開來。

由於曹魏對方士們的招攬和控制的態度,也為這些方士們提供了和門閥貴族接觸的機會。達官貴人們對神仙、長生固有的、表現出的極大興趣,對老莊的研究起到了催化作用,於是他們成立了一些科研團隊,發表了一系列的學術論文,科研風氣挺不錯的。隨便舉個例子,比如名人嵇康就發表過一篇《養生篇》的論文。

到了晉代,這些學術團體進一步發展,把神仙方術和玄學相結合,逐步形成了以宣揚金丹道為主的神仙理論體系。有一個成語“清談誤國“,還有一個“神州陸沉“,這都是在那個時期的產物,主要是針對一個叫王衍的人。不是研究歷史的人也許對這個人不太熟悉,但大家應該聽說過竹林七賢吧,這七位裡有幾位可謂家喻戶曉的,比如劉伶、嵇康,這七位就是清談的代表人物,大家經常舉行私人pARtY,痛飲美酒、高談闊論侃大山。侃什麼呢?玄學,這就是當時社會流行風尚。由於這些人並非道教人物,對道教也並沒有什麼貢獻,我們不詳細說他們的生平了。

晉代司馬氏是透過血腥篡位的,這大家從三國裡都知道了,晉代的高層士族感覺知識越多越反動,於是那些儒家的飽學之士被排擠,甚至被殺頭。讀書人呢,害怕禍從口出,於是就找些不著邊際的話來聊,這樣大家雲裡霧裡的,既高雅,又沒掉腦袋的風險。而最適合的話題,自然就是玄之又玄的老莊思想了,於是縱慾、避世就成了社會主流,大家圍繞著那些虛無縹緲的話題,正方反方、臉紅脖子粗的,一睜開眼就吵,一吵就一天,總之就是寂寞空虛冷啊。這成為了兩晉的主流,對國家危害嚴重程度可以想象得出。

當王衍加入清談界以後,迅速成為最佳辯手,把這一潮流推向了巔峰,於是神州陸沉,西晉滅亡了,王衍最後是被石勒捉住掉了腦袋。

桓溫北征時,當遠眺中原萬里江山時,感慨萬分,把神州陸沉個成語句送給了光榮的王衍他們這批清談誤國的傢伙。

而道教,就是在這樣的混亂、動盪的大氣候下,走向了繁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