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葛洪出師,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面我們探討過,直到西晉時,早期的道教還沒有一本相對完整的、系統的理論著作,也就是說道教理論還處在一個空泛、分散、深度不夠、哲學色彩不濃的初級階段,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一個人的出現,他叫葛洪。

姓名:葛洪

民族:漢

出生時間:公元283年

去世時間:公元363年

籍貫:丹陽郡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

職業:道士、煉丹家、醫藥學家

主要作品:《抱朴子》《肘後方》

葛洪在道教、醫藥學及煉丹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堪稱丹道醫三棲明星。

學醫的朋友,特別是學中醫的朋友對葛洪一定不陌生,他在醫學上的成就幾乎都要掩蓋了其他成就的光芒,一生的醫藥學傳承記載在著作《肘後方》中,差不多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結核病、天花、狂犬病、免疫學等學科的醫學家。

不知道諸位道友有沒有注意到,無論是張道陵,還是張修、張魯、張角,他們都懂醫術,如果你認為他們只會靠點符水騙人那可就錯了,自古醫道就不分家,道士們如果不熟悉自己的身體結構、經絡、穴位之類的,怎麼打坐修煉?不熟悉藥物、藥理,怎麼煉丹?在那個的時代,除了符水以外,如果加上一點隨處可見的草藥就可以使治病效果更好一點兒,收穫信仰的效果也更好一點兒的話,相信這些仙師們不會排斥的。

除了葛洪外,陶弘景、孫思邈、張景嶽、張錫純等道士,也都是醫學泰斗。所以,丹藥、醫學自古就是道士們修行的一個重要的部分,道教對我國傳統中醫藥學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相關內容,還會在第三卷和第四卷中繼續和大家詳細探討。

葛洪的生平在正史中記載很詳細,主要依據唐代房玄齡等人編寫的《晉書》中的葛洪 傳,擇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一生及主要成就。順便多說一句,在《晉書》中,葛洪是和郭璞在同一卷裡的,郭璞在計劃中是不講他的,但他在風水學上堪稱開派的宗師,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房玄齡他們才會把這兩位放在一卷裡吧。

葛洪是今天的江蘇人,三國時是吳國的地盤,他的爺爺和老爸都在吳國當官。司馬氏滅吳以後,老爸葛悌也就成了晉朝的公務員,曾在邵陵,就是今天的湖南邵陽任過太守,實職縣處級幹部,所以葛洪出身也算不錯。

葛洪本身是個好學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不像別的熊孩子似的貪玩,而是個愛學習、愛看書的好孩子,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之類的只要能找得到的書全都讀。不幸的是,13歲時,老爸去世,從此家道中落,只好靠自己上山打柴維持生計,偶爾換些筆墨繼續學習。小時候,葛洪的學習主要以抄記儒家典籍為主,而且頗有名氣,但他的不愛交際、少言寡語同樣也出名。史書上記載了這樣一件小事,有一次葛洪在餘杭山碰到兩個人,一個叫何幼道,一個叫郭文舉,然後和二人一直對視著,對視著,對視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查了一下,這二位仁兄雖然只是路人甲,但能被收進正史中,居然找不到任何相關記載了,感覺有點奇怪。不過想來這二人應該和葛洪相識,也可能比較熟悉,要不葛洪也不會隨便和陌生人在路上深情凝視一陣後,一句話沒有就走了,不過葛洪木訥的性格還是可以透過這件小事體現出來了。當然,還有些例子說明他的內向性格,比如葛洪連棋盤有幾條線都不知道,流行的賭具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等等,反正除了看書學習,什麼都不關心,甚至為了借書、求學不畏路途艱險,奔波千里也不怕,簡直是傳說中的現代家長心目中別人的孩子。

在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時,葛洪漸漸地對神仙方術產生了極大興趣,而自己的家族中還有一位神仙般的人物——葛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