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葛洪出師,中國道教也有趣,才差八斗,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葛玄又是誰呢?他在道教中是和張道陵齊名的四大天師之一。葛玄的師傅叫左慈,是《三國演義》裡面出過場的名人。前面我們講到過於吉,他和左慈在《三國演義》裡都曾經和孫策有過劇情,大家可以再溫習一下名著。葛玄都沒寫收了個徒弟叫鄭隱,把一生所學傾囊相授。
葛洪小時候是否因受到過葛玄影響而喜歡神仙方術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多少有些影響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就算爺孫兩個沒有直接接觸過,族人們總會在茶餘飯後聊一點吧,畢竟是家族裡的老神仙嘛,肯定是能上頭條的。
葛玄是位神仙人物,特有的神秘感屬性要求他必須要尊重龍見首不見尾的規矩,所以葛洪想找這位堂爺爺,向他學習高深的道法的願望一直不能實現,所以,知道鄭隱的存在後,自然就把主意打到了他的頭上。
葛洪在《抱朴子》的金丹等篇中明確說到了左慈傳給了葛玄《太清丹經》三卷、《九鼎丹經》一卷和《金液丹經》一卷,葛玄又傳了鄭隱。鄭隱雖然學會了,但窮得鍋都快揭不開了,哪裡有錢買實驗儀器和材料做實驗啊,這就給了葛洪表現的機會。於是就有了一個老套的拜師戲碼,葛洪天天去鄭隱那裡擦桌子掃地,打狗攆雞,反正就是家務活裡裡外外全包了。鄭隱當然要拿腔作調,表示很滿意,但這點誠意還遠遠不夠,於是葛洪一干就是好久好久。估計葛洪雖不善言辭,但時間長了難免也會有想法,如果最後這老頭還不傳授我仙法,白伺候他這幾年就算是學雷鋒做好事,照顧孤寡老人了,因為鄭隱那時八十多歲了。所幸劇本沒有什麼新意,最後老鄭說,你表現還不錯,資質也夠了,加上你還是我師傅的侄孫子,我就把真經傳授給你吧。於是就在馬跡山中正式收徒,一句一句把口訣傳給了葛洪。葛洪從鄭隱那裡學得丹道後,甚至在江湖上還混了一個小仙翁的綽號。
現代有學者對葛洪這一脈有過系統的研究,甚至還提出了葛氏道的說法,但是從左慈到葛玄和鄭隱,都沒有正史材料考證,雖然可以推斷他們都是金丹派有關,但總體上支持者不多,更多的原因,有機會的話再和道友們交流。
《晉書》中還提到了葛洪有另一位老師——南海太守鮑靚(葛洪 傳裡叫鮑玄,鮑靚傳裡又叫鮑靚),這是在《晉書》中有傳記載的真實人物,雖然僅有百多字。從《晉書》上看,鮑靚是位有法術的道教高人,而且應該是很有些水平的,他研究的是讖諱術,專攻預測學,對於喜歡各種新鮮學問的葛洪來說,拜師求學是必需的。經過一段時間教學以後,鮑靚發現這個小夥子不錯,聰明好學、文靜內斂,可能在經過一翻預測後發現結果不錯吧,就很愉快得把女兒鮑姑許配給了這位得意弟子,自己也從師傅升級為岳父。
以上是正史中的記載,但在自己的著作《抱朴子》中,葛洪說自己從鄭隱那裡得到真傳後的,用了二十多年整理所學並開始著書立傳,並沒有提起過鮑靚這位老師,更沒有提及過曾從鮑靚那裡學到過什麼祖傳秘方。在《抱朴子》的《黃白》《遐覽》等篇中也反覆提及向鄭隱學習、請教煉丹、燒煉黃白等事,也沒有提到過鮑靚。也就是說,葛洪二十多年的煉丹、修道直到最後總結寫完《抱朴子》時,都沒有提到過曾經向岳父請教過學問,這顯然不符合邏輯,除非《葛洪 傳》中記載的拜師鮑靚這件事就不存在。諸位道友誰有這方面的考證還望賜教,主要是自己只是粗略翻了一下《抱朴子》,疏漏難免。
在同時學習鄭隱和鮑靚的學問的同時,葛洪還兼攻醫術,這個估計和岳父有點關係,雖然史書沒有記載,但傳說中的鮑姑也是一位丹道、醫術大家,和葛洪夫妻二人白首相攜,志同道合,她的醫術,也可能就是傳自父親的。
從此,葛洪也開始寫些文章,為後來編寫傳世之作《抱朴子》和《肘後方》做準備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