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頁,我當太后這些年,刀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信遂直言道:「此均田中,得罪的人,無非是貴族、豪強,甚至佔有土地和人口的王室宗親,外戚,還有享有土地的軍功貴族。獲利的人呢,那些無地之人,佃戶,農民,遊民……退役的軍人。詔令中甚至也包括權貴家養的私奴,然而這些人都不能完全算在內,因為權貴家的私奴往往願意依附主人,而不願意單獨立籍,為朝廷繳納賦稅。所以獲利的只是這些數量不多的底層百姓。試問這些普通百姓,他們能有多大的力量,和這些豪強貴族相抗衡?」

他侃侃而談道:

「的確,他們願意支援均田,他們巴不得朝廷分給他們田地。可娘娘別忘了,這均田是由誰去均的?是皇帝親自去均,還是太后親自去均的?還是他烏洛蘭延親自去均的?不還是要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去均嗎?那些官員是什麼,那些官員不就是貴族、豪強,王親,軍貴?指望他們自己從自己身上割肉嗎?」

馮憑說:「這話也對。」

楊信說:「此事,還有一個人能獲利,能獲利的就是皇上。他烏洛蘭延也能獲利,他可以借均田之機攬權,位極人臣,可是,除此之外,還有誰是獲利的?」

他道:「得罪的人太多,而支持者力量又不夠。」

馮憑說:「照你說,這事就沒法幹了?」

「也不是沒法幹。」

楊通道:「改革這種事,從來是觸犯既得利益者利益的,要想成功,必當團聚一切可以團聚的力量,儘量地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物件,將獲利者的範圍儘量地擴大化,不說壓倒,至少也要旗鼓相當。獲利者越多,支援越多,越能成事。要讓大家都能分一杯羹,而不能想著一味只將好處收到自己囊中,否則只會把自己推向天下的對立面。皇帝一心地均田,損害豪強利益,目的難道真是為了天下蒼生?說到根本,不還是為了君王集權。殺了諸豪強,將權力全集中到自己一個人手裡,說到底,是要讓全天下只有皇帝一個豪強。」

馮憑輕嗤了一聲:「小子,你說這話大不敬,是要殺頭的。」

楊信忙起身,往她面前一跪,但一叩首,惶恐道:「這話,臣只敢在太后面前說,自不敢在外去說的。」

馮憑讓他起來:「行了,別慌慌張張的,我不會治你的罪。」

楊信笑了笑,又起來,繼續同她一處坐。他知道太后不會真動怒,因為本質說來,太后也是起自寒微的人,能理解他的想法。

馮憑道:「那你說,這事該怎麼做呢?

楊信說:「這些豪強當中,自然也有一部分是需要打擊,一部分是可以拉攏的。拉攏那些力量強大,可以為己用的,給予他們貴族特權,滿足他們部分利益,適當地收回一些土地,打擊一部分中小地主豪強,予利於民。漢人、鮮卑人,一視同仁,都需要拉攏。依臣所見,這中原,還是漢人的中原。」

馮憑思忖了半晌。

久久,她輕聲說了一句:「飲鴆止渴,貽害無窮啊。」

楊通道:「也可以選擇無視他們的利益,硬行改革,只是如此,還等不到改革成功,江山怕就要易姓了。」

馮憑說:「你說得對……」

楊通道:「娘娘說,天下豪強,從何而來?為何會有豪強?」

馮憑說:「土地兼併而來。」

楊信說:「娘娘以為,是先有土地兼併,後有豪強。臣倒以為,是先有豪強,後有土地兼併。」

馮憑看他,道:「你說。」

楊信說:「娘娘認為,豪強存在的根源是什麼?」

馮憑說:「想必你有高見。」

「算不得高見。」楊通道,「只是臣的一點愚見。」

他道:「臣認為,豪強存在的根源在於,朝廷、皇帝、統治者,無法直接控制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樹與爛柯人

舍曼

全家重回八零經營致富

星隕落

玫瑰色著迷

小仲夏

仙子,請溫柔一點

阿珂是個蝦手

穿回來後我成了大佬的心尖寵

泥胖胖

絨花圈套

戚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