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諸神退避、百無禁忌,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過一通感慨之後,驪山廣野很快就收拾好心情,臉上重新有了笑容。

“好教世兄知曉,雖說先民歌謠裡提到的鬼怪大多不存,然而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伴隨著王都內外乃至整個大齊的野性消長、人道變遷,棲居在這座城池中的精怪們也在悄無聲息地代謝更新,時至今日無論數量還是種類都遠超當年,早就不是三五句歌謠能夠說盡。”

“好在先王之政傳承有序、先民之德延綿不絕,近些年來王都中新衍化出來的精怪大多親近人族、依附人道,明目張膽肆虐害人的少之又少。”

齊敬之皺起眉頭:“即便如此,都中百姓與無數精怪混雜而居,依舊多有隱患。他們可比不得世家大族和修行之士,一旦遇到妖魔邪祟為禍,未必來得及向官府和鎮魔院求救,豈不是隻能無辜被害?”

少年記得很清楚,松齡縣典史侯長岐就是家住國都,此人家中便有一個書鬼登堂入室,攪鬧得闔家不寧。

驪山廣野一愣,接著就啞然失笑:“小弟險些忘了,世兄乃是自小在麟州長大。”

“說起來,因為那一樁買山舊案,近百年來麟州山川野性衰微,多數百姓一輩子也未必見過一回精怪。這固然是好事,然而也正因為這個緣故,許多故老相傳的禁忌、習俗雖不至於完全失傳,但也不大被人當真了。”

“就比如許多州郡的官民都會以青石銘刻‘石之紛如’四字,放置於街頭巷尾和自家門口,用以辟邪鎮煞。然而這在如今的麟州卻絕少見到,畢竟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買石刻字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既然有沒有都是一樣,誰還肯花這個冤枉錢?”

“至於那些連寒門都算不上的尋常富戶,哪怕願意花錢裝點門面,卻也是一知半解,只將刻了字的青石砌進牆裡了事,更因為不知‘石之紛如’四字為何意,便棄而不用,改成了什麼‘石將軍在此’。”

單憑這一番議論,齊敬之便知驪山廣野絕不是尸位素餐之輩,即便被魯公發配到了麟州懷德郡的麟德閣,也沒有像他曾經自嘲的那般,僅僅是“白天瞪眼睛、晚上數星星”。

他當即訝然問道:“改成青石砌牆和‘石將軍在此’,就沒有了辟邪鎮煞的功效嗎?”

“其實……也是有的。”

驪山廣野撓撓頭,臉色變得古怪起來:“說起這個石之紛如……”

“咱們大齊的先王之中曾有一位襄王,在位時與其妹行不軌之事,事發後派宗室公子彭生殺之,隨後襄王屈殺彭生以滅口。那彭生冤煞難解,變成了一頭形如大野豬的怨鬼,在襄王出外遊獵時悍然襲擊車駕。襄王怒而張弓射之,大野豬中箭不死,反而人立而啼。”

“兵荒馬亂之中,襄王忽而墜車傷足,連忙留下護衛們抵擋彭生,自己只帶著三個心腹屬臣跑回了王宮,因為路上太過慌亂,甚至連鞋都跑丟了,而那三個護駕而返的屬臣,一個是僕臣,名為‘費’;一個是寵臣,名為‘孟陽’,最後一個則是素有勇名的武臣,便是‘石之紛如’。”

聽到此處,齊敬之忍不住瞟了小胖子一眼,卻是沒想到這廝竟敢公然在國都門前口無遮攔、議論先王。

驪山廣野被他瞧得有些莫名其妙,連聲音都不自覺地弱了幾分:“襄王回到宮中,自以為脫了險境,就將怒氣撒在了三個屬臣中地位最低的僕臣,也就是費的身上,讓他將自己的鞋子交出來,交不出就用鞭子抽,將費打得渾身是血。”

“這個可憐的僕臣只好出宮去找,卻在宮門口撞上了宗室們發動的叛軍。費假意投降,用身上的傷口騙取了叛軍的信任,藉著回宮探聽訊息的機會向襄王示警,自己則又返回宮門拖延時間,卻被叛軍識破,不幸戰死於宮門之內。”

驪山廣野講述的這段古史很是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而且明顯有損先王的英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骨槍魂江湖路

洛驚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