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0章 先王之政、先民之德,嚼龍,屠龍氏,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蒲氏老酒號稱稷下名酒,有兩個黑小兒夥計的蒲氏酒肆自然與稷山相距不遠,甚至可以說就在稷山的腳下。
稷山之下,故名稷下。
稷山是西繡嶺延伸向北的餘脈,位於天齊淵之西,山巒與大湖之間夾著一條官道,足夠寬闊,卻不夠平直。
齊敬之和驪山廣野沿著這條彎道極多的官道飛馳,前一刻眼前還是連綿高聳的山嶺,峰迴路轉之後就成了曲折蜿蜒的堤岸。
天齊淵大湖的堤岸上遍植榆柳,驪山廣野說這是大齊兩千年不易的先王之政,天齊淵的湖岸在何處,榆柳就必須種到何處,為的是鞏固水土、不使流失,暗中還有圈禁野性、不使氾濫之意。
在驪山廣野的指引下,齊敬之沿著這樣一條依山傍水、柳暗花明的官道疾行,一路繞行到了大湖的西北岸,稍作休憩時向東遙望,便有一座戒備森嚴的軍寨映入眼簾,據說高禖壇地窟就是被這座軍寨圍在當中。
一胖一瘦兩個少年伸長了脖子,卻理所當然地什麼也沒瞧見,悻悻然繼續上路。
斑奴和驪駒皆非尋常坐騎,不多時又是數十里路程飛馳而過,不知不覺間兩個少年已是轉道東北方向,漸漸將那些最為雄俊的峰巒拋在了身後。
於是,就在齊敬之再一次繞過一道攔路的山壁,漫不經心地抬頭遠眺之時,視線中忽有一座宏偉壯闊的城池拔地而起,如山似嶽、覆壓百里,又好似一頭帶著亙古蠻荒氣息的巨獸,盤踞在天與地的盡頭,正在舒展四肢、炫耀爪牙。
官道盡頭那座接天連地的巍峨城門好似一張猙獰獸吻,將官道連同上頭的車馬人流盡數吞入腹中,化為一整隻巨獸的資糧,蘊養出蒼莽古樸、厚重巍峨的磅礴大勢,交織成籠蓋四野、威加海內的王都氣象。
天道洶洶、人道煌煌……這便是大齊王都帶給山野少年的第一印象。
齊敬之猝不及防之下被眼前這座雄城撞在心頭,此種震撼很難訴諸言語,幾不亞於他當初遠遠觀望那艘巡曳星河的碧落宮青城大艦。
事實上,聖姜青城與大齊王都的神韻法理本就是一脈相承。
許是因為這個緣故,齊敬之在細細打量過那座王都城門之後,心裡總有種似曾相識之感,卻又總覺得應當不止於此。
下一刻,少年心頭靈光乍現,猛地扭動腰身、回首而望,眸子裡立刻映出了稷山那高聳入雲的輪廓。
齊敬之登時醒悟,原來前方那座面西靠南的王都城門,竟是恰好與西南方向的稷山遙遙相對,而且在氣勢上絲毫不落下風,在神韻上更是極為接近,這才讓他生出強烈的熟悉之感。
一座高山、一道城門,雙方隔空相望、分庭抗禮,卻又氣機聯結、相得益彰。
驪山廣野同樣望見了前方城門,臉上登時露出燦爛笑容,暢快言道:“那便是王都十三座城門中的稷門了!此門位於王都西側南首,雄視稷山諸峰、奪其野性自用,故得此名!”
“原來是這樣!”
齊敬之恍然而悟,禁不住頷首讚歎:“怪不得眼前這座巨城、這道城門竟能融匯莽荒野性和人道精粹於一身!”
原本在少年心目中,無稽崖劍侍玄枵於麟山吞吐龍氣、化育麟德,已經堪稱神通驚世,而眼前這座城池甚至連活物都不是,竟然也能做成同樣的壯舉,這就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對於齊敬之的反應,驪山廣野絲毫不覺意外,反而嘿然笑道:“說起這個,每次有邊鎮軍卒、州郡征夫來國都輪戍駐防,都會引得都中百姓爭相出來圍觀,世兄可猜得到其中緣由?”
齊敬之一怔,旋即搖頭道:“這種事情在國都應當很是尋常,畢竟大齊的輪戍制度已經施行很多年了,地方上徵發戍卒,不是到邊鎮聽用,就是戍守國都、州府、郡城這類要地。都中百姓見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