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勸降,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寨門口旌旗飛舞,出使長安的車駕早已經備好,候在寨門前。出使長安的魯芝正與劉禪辭別。

魯芝手持符節,自信滿滿地說道:“臣當不負陛下重託,未央宮將待陛下也!”

說完,魯芝朝著劉禪行禮,轉身登上馬車。御者輕抖韁繩,魯芝的車駕緩緩向長安而行。

待魯芝走後,廖立面露不忿,說道:“魯芝乃關中歸降之人,雖粗通文武,但難知其心。陛下今對其如此厚愛,賜官、重禮以待之,恐傷陛下中正之名也。”

劉禪收起臉上的笑容,澹澹說道:“魯芝歷任逆魏安南太守、尚書郎等職,今授予侍郎有何不妥?”

尚書郎,顧名思義乃尚書檯郎中,協助皇帝左右處理政務,初入臺稱守尚書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滿三年為侍郎。

魯芝在曹魏是從太守升任到尚書郎,從俸祿及官爵上看似降低了,但實際上權利擴增了。

今魯芝歸降後,劉禪任命他為侍郎,雖官職和俸祿不及二千石高官,但實際上卻代表著魯芝可以參與蜀漢的內政,近距離接觸皇帝。可以說甚是恩寵,若能說服長安歸降,又可升任侍中,屆時將成為大漢核心的決策官員。

是故,廖立此言是擔心自己不受劉禪的恩寵,自己的權利與地位會被魯芝所威脅。

廖立聽出了劉禪的不悅,低垂腦袋,恭敬說道:“臣非此意,只是臣擔心魯芝初附,人心叵測。今讓他出使長安,恐其與逆魏賊人苟合,為我大漢之害也。”

劉禪冷冷一笑,對於廖立這句話他怎麼會相信。

劉禪眼角瞥了眼廖立,意味深長地說道:“卿安分傳達朕之詔令即可。委任之事非卿能言,當好自為之。”

聞言,廖立的腦袋埋得更深,應道:“諾!”

不過為了防止眾人的不滿,劉禪進一步解釋說道:“大漢雖入關中,但要治理關中,還需撫百姓之心,收士人為己用。魯芝有治政、兵略之才,高瞻之見,今若不重用,豈不寒關中士人之心乎?此舉亦彷燕昭王千金買骨之事也!”

“陛下聖明!”眾人應道。

聽著眾人的稱讚,劉禪心中還是並不平靜。因為他知道廖立的反應並非個例,隨著關中士人、涼隴士人的湧入勢必會影響到朝廷上荊州老臣的權利,從而引發新舊之爭。

從長遠來看,此事有利有弊,若是處理得當,反而會給大漢官場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引發爭鬥。

不過這種局勢短時間來說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因為大漢的官職體系,相較於曹魏來說,可以說是人員配置上並不充足,可分的蛋糕還是比較多。特別是近些年來,大漢還不斷新擴領土。

就在大漢君臣交談之際,魯芝的車駕抵達長安西三門中的直城門,在壕溝外停了下來。魯芝走下馬車,命人向城上士卒通報,自己的求見之意。

長安雖屹立於平原之上,無險可守,但是還是人為地挖了一條寬8米、深3米的壕溝,作為阻攔。不過的話,長安四面各開三門,共十二座城門。

其中西三門,各自名為章城門、直城門和雍門。章城門對的是未央宮,直城門因正當東西馳道透過,故名之。

在顏斐的同意下,城門上的吊橋,放了下去。同時還把籃子上放了下去,讓魯芝坐著籃子上來。

魯芝上了城牆,在魏軍鄉勇驚恐的眼神中,隨著侍從的腳步,拜見京兆太守顏斐。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顏斐鬢角泛白,臉上的疲倦之色,打著哈欠。可見近日漢軍的圍困以及昨日射書信入內言屠城之事,讓他處理得甚是勞累。

見漢使將要入堂,顏斐端起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