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勸降,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茶水,輕抿幾口,重新強打起精神,準備接見魯芝。
在顏斐放下茶盞之際,見到熟悉的面孔,驚呼道:“是你?”
魯芝手持符節,臉色不變,應道:“久違顏君了,今為漢使,望君見諒!”
“噔!”
顏斐將在茶盞重重地放在桉上,嘲諷說道:“世芝一向以正直聞名,今陛下離關中不久,便舍忠義而近富貴,令人有所不齒也。”
魯芝沒有訴說內情,而是澹定說道:“芝祖輩世受漢恩,今何言捨棄忠義而近富貴。況且君為顏子後人,且不聞子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芝乃關中鳥,當擇關中木,有何之過?”
魯芝所引的之言乃出自《左傳》,昔日孔子游歷到衛國,衛國大夫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於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後魯國人禮遇孔子,孔子又重新回到魯國。
而魯芝的意思也是如此,自己是長於關中的鳥,雖可以選擇樹木,但還是無法離開關中。
顏斐也閉嘴不言,因為他心裡知道,他雖是兗州濟北郡人士(山東肥城人),但他在京兆郡十幾年時間,看著京兆郡一點一點地從荒蕪到富庶,如何讓他捨得離開京兆郡。而且論世受漢恩,他們顏氏各代子孫都有出仕漢官之人。
頓了頓,顏斐跳過這個話題,看著魯芝,沉聲說道:“世芝既為關中人,為何對漢帝欲屠長安之事,一言不發,今有何面目入城勸降?”
魯芝嘆了口氣,說道:“陛下、諸葛公素來愛民,多令軍士不可虐民,非陛下本意也。此乃侍中廖立所獻計策,此人謀過人,心狠手辣,識破顏君堅守之意,乃為遮掩讓蔣濟遷民之舉。故上表言以屠城為名,逼迫顏君投降,使蔣濟不可擅遷關中百姓而走。”
聞言,顏斐氣得站起身子,在堂內來回踱步,說道:“廖立惡賊實為可恨,關中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今若從其之言,長安百姓必受災禍,某十餘年心血將付之一炬。”
說著,顏斐著急地看向魯芝,說道:“漢帝實為何意,今又如何會有屠城書信射入城內。”
魯芝拄著符節,正色說道:“陛下不願屠城,但耐不住廖立久久苦勸,不得已射幾封書信入城,以攪亂城內軍心。但陛下仁德,不願多傷長安百姓性命,故令芝入城勸降顏君。”
突然,堂外侍從急跑入內,稟告道:“府君,蜀軍恐有攻城動向!”
魯芝臉色大變,說道:“顏君,漢軍蟻附攻城,若士卒有所受傷,城內百姓必遭漢軍悍將洩憤。況且漢人軍中胡人不少,屆時……。”
“胡人?”顏斐大驚失色喊道。
“正是,其中麾下有黃頭鮮卑及羌氐胡人不少。”魯芝說道。
關中百姓對來自西北的胡人記憶猶新,當初董卓麾下西涼士卒胡人眾多,而且當地漢人多有胡人行為。入關中之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李、郭之亂時,打敗呂布,攻入長安之後任意殺人縱火,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籍。二人矛盾之際,長安宮殿作為主要戰場,李傕拉攏羌、胡數千人,勝則賞賜宮女給胡人。
加上地震、乾旱,大批的關中百姓逃散,入荊州、走巴蜀。可以說關中數十萬戶,上百萬人口幾乎從這地方消失了。長安幾乎成了無人區。一直到建安四年,鍾繇被任命為司隸校尉,持節去安撫關中,長安才從新有了生機。
是故在關中百姓眼中,來自西北的胡人意味著災難。受百姓的影響,作為府君的顏斐亦是難逃這種影響。
魯芝單手握住顏斐的手臂,誠懇說道:“芝乃關中人士,深知關中為何殘破。芝之父亦是被郭汜所殺害,致使家人顛沛流離。今入城便是告訴顏君,漢軍內有胡人,若惹急他等,恐有致長安無辜百姓傷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