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誦賦,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經抵達長安城,向南收復了杜陵、長門亭等地。劉禪大軍也抵達昆明池,距離長安不過一天的腳程,這也是為什麼劉禪有心情帶人遊玩昆明池的緣故。
更重要一點,曹魏篡漢而濫殺忠於漢室的大臣的後果顯示出來了。如反叛以為應和劉備的吉本、耿紀、韋晃、金禕幾人皆出自於關中士族。
如金禕其父為金旋,祖為金日磾,乃京兆郡金氏族人;韋晃是京兆郡韋氏族人、祖為韋彪、韋賢,中古名族……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的曹魏官場中,關中士人不多的緣故所在,因為關中士人多有忠於漢室者。曹操在屠殺忠漢勢力之時,就屬關中士族實力受損嚴重。而曹丕篡位,也屬關中士人傷心。
至於名臣張既則是出身寒門,能其身居高位多歸於曹操的提拔,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上位的原因。
而且若再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歷史上曹魏對涼、隴士人的重用多於關中士人。而且司馬氏執政之時,卻常有重用提拔關中士人之舉,如魯芝、杜預、楊駿、楊囂等人。
是故,當司馬懿建議曹叡撤離關中,也不能不說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當久違的大漢旗幟重新出現在長安附近之時,這些久受漢恩,令曹魏忌憚而不得重用的關中士族終於露出他們的獠牙。基層官員紛紛歸降,士族舉兵以為應和,大漢挺進順利,直逼長安。
在君臣遊昆明池的尾聲之際,今日的戰報信件送達到廖立手上。
廖立拆開公文,粗略瀏覽之後,面露喜色,驅步靠近劉禪,拱手說道:“啟稟陛下,前將軍(王平)大軍已至鄠縣甘亭,詢問陛下可有最新軍令?”
正在與眾人交談的劉禪,沉吟少許,說道:“我軍雖抵達長安附近,諸城歸附,但長安未降,還需重兵駐紮附近,讓前將軍所部向我軍靠攏,匯合於長安城下。”
“諾!”
頓了頓,劉禪念起諸葛亮大軍現狀,問道:“上丞相渭北大軍情況如何?”
廖立看著軍報上的內容,回答道:“啟稟陛下,今上丞相大軍已在蘭池,在長安北面。先鋒馬岱所部已抵達陽陵。關中出逃百姓皆被大軍安撫,歸入鄉里,安頓百姓。”
司馬懿大軍撤退之時,讓各郡縣官吏強制百姓撤離,讓這些百姓拖延漢軍的時間。然後自己率大軍率先抵達河西,讓當地有名望的官吏、士族勸說河西百姓過河東,並承諾會好生安頓。
與此同時,讓駐守在安定郡的孫禮從北面山區,過龍門渡撤向河東郡。
至於陽陵的話,則是劉禪的老祖宗漢景帝劉啟的墓葬之地。
頓了頓,廖立說道:“陛下,可要前往祭拜陽陵否?”
劉禪遲疑半響,說道:“不急,讓上丞相安排士卒打掃諸帝陵園即可。待長安城下,朕再領文武諸將祭拜前漢諸先帝也!”
“諾!”
(ps:主角所誦詩賦來自南北朝的鮑照,其詩句承前代啟後代。我個人對其詩賦略有修改,化為主角之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