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誦賦,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春時節,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不像雨,倒像一縷白色朦朧的煙霧,瀰漫在天地間,籠蓋住了花花草草,幾處時濃時澹的綠波。又飄落於昆明池水面上,蕩起一圈圈的漣漪。
劉禪沿著池邊,漫步於細雨之中,看著破壞不堪的靈臺,心中感觸頗多。任憑西漢多麼的強盛,多麼的興隆,如今就如昆明池上的靈臺般僅剩殘垣斷壁可見,消散於歷史長河中,留於青史之間。
走著走著,劉禪早已經沒有了進入昆明池的歡喜心情,而是感嘆自己日後建立的王朝能興盛多久,比之西漢又為如何?又能否比肩盛唐?
相比於從現代穿越到古時,知曉王朝興衰定律的劉禪。季漢群臣則是歡喜異常,即使昆明池破舊不堪,雜草叢生,亦能從中探尋到兩漢先人遺留下來的痕跡。
廖立指著昆明池東西兩側的牛郎織女二石像,興奮說道:“昔班固作《西都賦》,誦曰‘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天漢之無涯’。牽牛、織女二神像應是此二座也!”
關興望著遠處的石像,緩緩道來:“應是如此,昔孝武皇帝欲徵滇國,於周靈沼之上,掘豐水以入靈沼,遂成昆明池,以為訓練水師之用。後孝武皇帝迷戀長生不老,建豫章宮、靈波臺,凋牽牛、織女二神於池畔,以為求仙之用。”
劉禪微微上揚嘴角,說道:“孝武早年武德充沛,文治有成;可惜其晚年,窮兵黷武,傾覆國政,實屬可惜。”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說著,劉禪嘆了口氣,負手背腰,誦道:“沵迤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祁連漠北。柂以漕渠,軸以昆池。重關復江之隩,四會五達之莊。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浚血,圖修世以休命。”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為長安之歌。歌曰:‘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身後的眾人,聽著劉禪所誦的賦,心中感慨萬千。相比於班固所作的《西都賦》誦都城長安的壯麗宏大,宮殿的雄偉華美。陛下所作之賦,乃是借昔日長安的繁華,暗隱西漢的興盛遠邁周秦。又借因戰亂而衰敗下來的長安,感嘆古來朝代更替之興衰。
侍從在旁奮筆疾書,抄寫天子所誦之賦,恭敬問道:“陛下今誦之賦,命之為何名?”
劉禪手按長劍,望向長安城方向,說道:“命之為《舊都賦》即可,以為後人鑑之,莫忘亂世興衰,百姓疾苦。”
“諾!”
這些年來,學識有成的劉禪也斗膽吟詩誦賦,有誦《行路難》二首言蜀道難行之詩,《昏亭》一首言與夏侯徽初見時。亦有作《六國賦》,加上現在的《舊都賦》,已作二賦三詩。
故身旁常有人作為記錄者,摘抄所誦詩賦的內容。要不然怎麼能讓後世人知曉,朕之才華也!
廖立應和說道:“陛下所誦之賦,言盡長安、前漢興衰,其愛民憐憫之心,聞者心傷。不如命人廣傳陛下此賦於關中,以讓關中士族曉陛下仁德。”
劉禪臉色微微一紅,擺了擺手說道:“無需如此,愛民非言於口語之上,而是記之於心。昔國家威力未舉,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夫有一死,便乃朕之過也。今若以賦為耀,朕甚是為愧。”
“今我大漢大敗逆魏,諸城歸附。但諸卿不可以此自滿,仰頭視天,目中無人,以至於關中百姓初出豺狼之吻,又入勐虎之口,望諸君戒之。”劉禪敲打道。
“陛下聖明!”眾人應道。
目前大漢軍隊的進行速度甚快,一路暢通無阻。各地百姓、官吏都出城投降,恍如旅遊行軍般。不過一二日,黃權大軍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