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顯祖皇帝,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議殿內,杜瓊對追諡的大臣的生平盡皆描述清晰,不偏不倚。群臣則議論為他們上何等諡號,以表其於大漢之功。

自關羽諡號之後,張飛諡號‘桓侯’,黃忠諡號‘剛侯’,馬超諡號‘威侯’,龐統諡號‘靖侯’。

在這五人之中,張飛諡號‘桓’乃上等諡號,能有此上等美諡,與張皇后不無關係。只能說追諡作為政治活動,不可能不帶有政治偏向。

杜瓊收起記錄龐統生平的巾帛,拱手說道:“啟稟陛下,今靖侯諡號已定,不知可否追諡故衛將軍趙雲。”

劉禪透過冕旒,說道:“趙卿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幼衝之年,雲涉塗艱難,救朕於當陽;賴恃忠順,扶朕於大江;不懼危險,濟軍於夷陵。其子趙廣戰死關中,趙氏為漢鞠躬盡瘁。故眾卿論之,當慎之又慎。”

少有發表想法的劉禪,終於不再沉默,給趙雲的諡號做背書,闡述了他的重要的功績。告訴群臣你們說話小心點,給朕的趙將軍選一個上等諡號。

杜瓊與諸葛亮對視一眼,攤開巾帛,說道:“趙雲隨先帝於困頓之時,帝與其同床眠臥,是為恩義。雲以忠義上報,隨帝南入荊楚,披荊斬棘,有績於帝。”

“先帝逢當陽之敗,雲不畏虎豹之精,突入重圍,身抱陛下,庇護昭烈皇后(甘夫人),皆得免難,大功於社稷。先帝收江南諸郡,雲克桂陽,有開土之功。”

“後領軍入蜀助先帝,連克江陽、犍為等郡,會於成都。帝拜云為翊軍將軍,掌中軍事宜。時雲有上《駁成都屋舍園田分賜諸將議》之疏,以為勸諫,其有儒將之風。”

“漢中之戰,雲使剛侯(黃忠)攻北山,襲取糧草。雲開壘以退賊軍,賊軍死傷眾多。夷陵之戰,雲隨陛下東出救濟大軍,退吳人又斬韓當。此二戰皆有大功於國。”

……

“北伐隴右,雲隨太尉出關中為佯兵,斬將王雙,勇不遜廉頗;曹真犯我,雲守漢中,保中壘安寧,奉公盡責。”

杜瓊收起巾帛,沉聲說道:“趙雲扶危濟困,有大功於社稷,今請諸位進言云之褒貶,以定諡號。”

提前知會劉禪本意的諸葛亮,出列上疏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趙將軍生平,雖不以軍略為長,但卻以忠、勇為眾人所曉。故可以此表雲之功德。”

裴俊手持笏板,恭敬說道:“臣頗知趙將軍威名,諸將軍或有軍略為長,或善勇武。唯有云以忠、勇、仁以遺國家,有上古儒將之風,故臣以為或可上雙諡,一表勇,二表忠仁。”

劉禪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諸卿之言頗有裨益,趙卿之風尚,聲名廣播。當可上雙諡。”

杜瓊沉吟少許,說道:“雲隨先帝入荊楚以來,戰有所克,安民有功,勝敵壯志,故可次諡可為勇。其破桂陽,不納降人之嫂,可為清白守節;逢先帝散財於眾將,上疏以勸諫,可為不隱無屈;東討夷陵,上言進退之失,可稱大慮克就。故臣以為首諡可為貞,以表其有上古儒將風範。”

黃權挪動身子,出列說道:“臣曾與衛將軍共事,其行其為可稱‘貞勇’二字,故上貞勇為其諡號,並無偏差。”

“貞勇~”劉禪唸叨了幾句,說道:“果然頗合趙卿在世所為,便以貞勇侯為趙卿諡號。”

“諾!”

貞作為諡號,此人高風亮節,又是社稷重臣,忠於國家,不偏不倚。此諡號多給心腹重臣而用,如曹魏三代社稷之臣徐宣,便上貞為其諡號。故此諡號乃上等美諡。

一般來說,能有‘貞’單字作為趙雲的諡號,也是可行的。只不過劉禪多有偏心,又讓眾人加了一個勇,以彰顯趙雲的勇猛之能。

關羽的壯亦是美諡,只不過劉禪拗不過群臣對關羽失荊州的不滿,只得又加一個繆,一功一過,褒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