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預防,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月春,宜嫁娶。
漢長公主劉媛,受封漢德長公主,嫁與武威太守長子杜預,杜元凱。杜預年十七,受拜騎都尉,於成都尚漢德長公主劉媛。
露臺之上,春風拂面,薄紗隨之飄動。
劉禪坐於席榻之上,與杜恕、杜預父子交流,笑道:“元凱,新婚燕爾,可有衰男兒之志否?今已成家,可以治事否?”
杜預明顯還適應不了如此角色,羞紅著臉,說道:“啟稟陛下,臣少,未知可任矣!”
劉禪皺著眉,感覺杜預缺乏了點英氣,說道:“元凱,乃長公主之夫,又有學識伴身,使卿治事,將亦愈知事之深淺也。往昔可以委以重用,今若畏首畏尾,豈能有所成?”
劉禪以為杜預書讀多了,又少經歷練,不敢承擔要職。
杜預也不緊張,而是問道:“敢問陛下,愛臣否?”
劉禪微微挑眉,說道:“何處此言,若不愛卿,如何能以長公主嫁之。”
杜預弓腰垂首,說道:“啟稟陛下,愛人者,當利其也。今陛下愛臣,令臣治事,將猶如未能操刀者,操刀以割肉。屆時肉未割,刀反傷操刀者。恕臣冒昧,陛下之愛臣,乃是傷臣也,今後眾臣不敢求陛下所愛。”
“陛下之於大漢,如屋之棟也!棟折樓崩,臣將亦壓於之下。故預豈敢不盡言乎!”
“如陛下有一美錦,陛下定不願令未能製衣之人,而裁之。任大官、治事,比之美錦如何?此乃百姓、將士性命之所寄,令臣至學者而治之,不合常理也。臣願學而入政,以為漢室效力。”
“若未學軍、政,而治事。臣將如未嘗登車卻射獵,常憂車毀而人亡,豈有閒暇以獵物乎?此將辜負陛下之所愛!”
此言一出,一向大神經的杜恕也頗是經常緊張,生怕劉禪會因杜預的忤逆而生氣。
不過劉禪反而是哈哈大笑,拍手喝彩,說道:“孫子有言: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今元凱年不過十七,所思所為正熱刺周正,非常人能有,實乃善莫大焉。”
說著,劉禪朝向杜恕,感慨說道:“朕實乃為女尋一佳婿,為大漢尋一璞玉也。加以琢磨,元凱今後當能為國輔也。”
劉禪所言並非過譽,之前或許是因為受前世歷史上杜預之名的影響,對他頗是關愛,期待頗高。而如今劉禪確確實實在杜預的身上,看到一股超出常人的感覺。
十七歲的少年郎,受天子寵愛,又尚長公主,正值意氣風發之齡。而杜預卻絲毫不見張揚,也不說大話,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條不紊。還能長篇大論,以自己為桉例來勸諫劉禪,這樣的少年郎實在太過少見了。
拿自稱神童的諸葛恪,其雖才智過人,但品性卻是剛愎自用,極好面子之人。
亦或是以聰慧自稱的諸葛瞻,也是十七歲尚公主,授為騎都尉。少有才幹,下不能安民,上不能正君,唯有忠孝以留名。
相比於諸葛瞻、諸葛恪兩位神童,常年泡在書卷裡面的杜預更有大智慧。
“不敢!”杜恕拱手致歉,說道:“臣小兒頑劣不堪,若有言錯,還望陛下懲罰。”
劉禪笑著擺了擺手,目光落到杜預身上,說道:“元凱既言願學而入政,不知願學何事?”
杜預心中早有所思,跪地說道:“陛下若不嫌臣愚鈍,明歲伐吳,臣願隨大軍左右,以為治學。”
“可!”
劉禪想了想準備送他一個機緣,問道:“不知元凱近日可有時間?”
“請陛下吩咐!”杜預答道。
“上丞相身體日沉,而隆中藥石不足,不知元凱願送藥至隆中否?”劉禪說道。
杜預臉上露出喜悅之情,行禮說道:“臣豈敢不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