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遺忠,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零陵,營浦。
是夜,星光暗澹,冷風漸起。冷月之下,吳軍營寨內,一道披著黑袍的人影,在吳軍士卒的指引下,走入營帳內。
營帳內,燈火幽暗,唯有能見一道人影坐在主位之上,披著黑袍的人影也隨著坐下。
“廖將軍,考慮得如何?”黑袍低著聲音,說道。
廖姓吳將沉默半響後,說道:“可也不可,就是不知貴國,如何與我部聯合,且能給我廖式什麼官職、爵位?”
黑袍不語,許久之後,說道:“四鎮、四徵將軍之下,任意將軍位,你可自己挑選。至於爵位很簡單,看你的戰果如何。起步鄉侯,打下一個郡縣後,或手下士卒達到萬人之眾,可封縣侯。此後每多一郡,便多一千食邑。”
頓了頓,黑袍說道:“我大漢太守不領兵,只治民,邊郡太守除外,你若想領兵在外,屆時說一聲便可。”
廖式頗是心動,問道:“可再多否?”
黑袍冷笑一聲,說道:“給你荊州牧,你敢拿不?”
說著,黑袍看向廖式,說道:“君莫自誤,今天下三分,豈能容忍編外之軍。我大漢有一統天下之勢,君若歸順,領世襲爵位,傳於子孫不亦樂乎。”
“況且,將軍出身零陵廖氏,我大漢侍中廖立便是君之同族。廖立身受陛下恩寵,掌詔書撰寫之事,負軍機事宜,君若歸漢,有此等貴人相助。只恐將軍貴不可言啊!屆時某還需將軍提拔一二。”黑袍朝著廖式拱了拱手,笑道。
“廖立!”廖式唸叨了幾句,說道:“其名,某頗有耳聞,曾聽族中長者說起。”
“正是。”黑袍繼續誘導說道:“將軍之長吏蔣秘乃是零陵蔣氏,而我大漢尚書令蔣琬亦是零陵人,將軍或可誘導一二,或許可一併舉事。”
廖式捋著鬍鬚,說道:“蔣秘恐難勸說,用我部足矣!”
廖式心中還是不太想讓他的上級蔣秘入局,蔣秘勢必會分走他的一大半功勞,甚至還會反客為主。
不過黑袍人不太想放棄,繼續說道:“廖君僅為一督將,恐兵力不足以撼動東吳。”
廖式搖了搖頭,冷笑說道:“君當有所不知,孫權以士族治揚州,今以殘酷秦制治我州。百姓、吏員無不怨之,今荊州當如干柴,遇火則燃。我部雖小,但可並蔣秘大軍。式免荊州百姓賦稅,以抗吳軍,從者當不少矣。”
換源app】
孫權對待揚州,與荊、交二州,有不一樣的態度。由於自己根基及東吳高層多是揚州人士,因此治理揚州,多以士族統治,寬和為上。但對普通百姓也頗嚴苛。
對於荊州的話,孫權便實行更為苛刻的律法治理。
為了吸取難以觸及的揚州經驗,東吳在荊州設定了大量基礎的官吏,這些官吏作為東吳政權遍佈基層社會的觸手,深入到基層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與具體的鄉里居民個人對接,使得孫吳政權得以實現對基層的深度控制。
官吏負責了大量的與基層社會對接的工作,但其工作卻是非常繁重的,工資少不說,還要向上交稅,這也導致了鄉吏及家屬大量逃亡的現象。為了維持在基層的統治,東吳採取了一系列嚴厲的控制鄉吏的措施。
首先,工作不力的鄉吏要受到嚴厲的懲罰,稅收不利者受鞭杖之刑。其次,鄉吏之間還有互相監督的義務,文書需要他人署名。甚至,東吳為透過對鄉吏家屬的控制,來達到了對鄉吏的控制。
孫權使用嚴厲的手段控制鄉吏,驅使他們完成戶籍、稅賦等細緻工作,但隨著而來的是,鄉吏們把壓力往下給,荊州百姓為了完成上繳的賦稅,常常以物相抵押,入不敷出,荊州的百姓又如何不疾苦呢!
以至於身為荊州牧的陸遜多次上疏勸諫孫權,認為科法嚴峻,下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