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限田之因,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端著茶盞輕抿幾口,說道:“上丞相與潘司直所言,朕頗以為然。益州近些年來,為官者兼併田畝不再少數,必須限之,超額者並加以嚴懲。”
劉禪雖沒說指出是哪些人,但諸葛亮心裡亦是知曉。
先帝平定益州後,分成都田地與有功眾將,而在大漢失荊州之後,荊州士人居在蜀地,常兼併土地,買奴僕以為基業。
被劉禪賜死的宗親劉琰,就是典型案例,車馬服飾飲食,皆奢侈豪華,府下侍婢有幾十個,能歌善舞,還不包括男奴數百人。
李嚴用度亦是奢靡,先前在江州之時,奴僕近百人,現在入成都之後,為官雖低調,但用度卻依然不少,有增無減。
吳懿、吳班二兄弟,為東州人士,平日雖不奢侈,但手下部曲數百人。
……
歷史上,最誇張的就是薛蘭一家跟隨劉備入蜀,蜀滅亡之後,薛蘭之子薛齊與家族五千戶降魏,世號‘蜀薛’。
要知道五千戶接近二萬人啊!隴右一個郡的人口,這些元老們是在挖大漢的根。
以往種種,諸葛亮為求北伐,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何之事,不要過分,也不要害命,土地兼併行為合規就行。
前年之時,爆出綿竹縣民變之事,劉禪這才忍無可忍,下令賜死劉琰,以威懾行為過分之人。
要不然潘浚、諸葛亮二人為什麼聽聞限田之後,皆以為可行,而且還封鎖訊息。只有劉禪、諸葛亮、董允、潘浚四人知曉,廖立、蔣琬都還矇在鼓裡。
就是因為限田之事,不僅涉及益州豪強,而且還涉及荊州派系部分官吏,需要慎之又慎行事,具體政令推出之前,不可走漏訊息。
劉禪放下茶盞,遲疑半響,說道:“所限額度不可過低,因寬鬆有度,不可傷及大漢根本。”
“請陛下放心,潘司直最近正在思量,欲按俸祿而分九至十等。如大將軍、上丞相一職佔五十頃;四徵、四鎮、車騎將軍等佔四十五頃,諸下皆是如此。又因官階之高卑可蔭其親屬,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
按丞相、大將軍一職計算,有五十頃地額度。漢代一頃地240畝,五十頃地則是畝地,加上蔭其親屬同族之人,足夠親族幾千人使用了,加上官職俸祿的話,非常富裕。也是符合丞相、大將軍等官職地位的。
每階段差五頃也是不錯,九等最低限度是十頃地,十等五頃地,加上親族田地,完全可以接受。畢竟劉禪也是不是那種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的人。
“善,可以此言制之。”
不過劉禪懷疑諸葛亮五十頃的額度根本用不完,畢竟歷史上諸葛亮也才十五頃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