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以吳為援,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收斂神情,回到御榻,望著諸葛亮,從容問道:“相父,不知可有外援?”

諸葛亮沉吟片刻,說道:“臣與孟子度(孟達字)有書信來往。自從曹丕病故,子度在曹魏並不如意,有回國之念。或許可為外援。”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議論紛紛。孟達是季漢叛逃曹魏官職最大一人,而且是帶東三郡歸降,對大漢造成的影響頗深。

東三郡是指上庸郡、房陵郡、西城郡。東三郡皆是當初漢中東部三縣,因靠近前線由縣升格為郡。東三郡雖然地處偏遠,但是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若對大漢而言,只是割據益州的話,東三郡價值不大,但是有興復之意,則是相當重要。

東三郡的南邊是益州的巴東、巴西二郡。因此,如果上庸三郡被曹魏佔據的話,那麼,這將對蜀漢造成一定的威脅。另外東三郡北邊是關中,西邊則是漢中。沔水(漢水)從漢中經流向東三郡,漢中順流而下則可抵達東三郡,是故大漢對其支援相對便捷。

經過孟達叛逃後,原本漢中可向西、東、北三面出擊,但現在唯有北上、西出二路。

劉禪則是不由踱步起來。在劉禪的北伐計劃中,諸葛亮西出隴右,黃權作疑兵出褒斜道,東吳為外援。

孟達此人,劉禪一直心中有些不喜。

孟達與法正、李嚴三人為友,老劉入蜀後,對三人十分器重,孟達也忠心相報。但先是攻伐東三郡時,手下士卒殺害諸葛亮姐夫蒯祺,而且隨後出現劉封欺壓孟達一事,而且又因不出兵救援關羽,導致關羽身死。諸多原因之下,孟達遂叛逃至曹魏。

“相父以為如何?”劉禪停下腳踱步,皺眉而問諸葛亮。

“臣以為可也,孟子度若能起兵相助,魏國則不疑我大漢北伐目的。”諸葛亮拱手答道。

“李卿以為如何?”劉禪又把目光投向李嚴,問道。

旁觀眾人許久的李嚴聞言後,拱手看向站在階上的劉禪,沉聲道:“國家,子度若能攜東三郡歸附,則漢中東翼無憂也。況且子度亦有樂毅之量,歸附大漢,則對漢興復有益。”

當然李嚴也抱有私心,如果孟達回國,以他與自己的關係在大漢朝廷的話語權必然能夠擴大。

聞言後,劉禪還是繼續踱步,心思不定,歷史上孟達舉兵,被司馬懿迅速所敗,根本沒有發揮用處。如果以他為外援還是不夠穩定,還是必須以東吳出兵為外援。

劉禪又念及第一次北伐,事關季漢國運,成則破局成功,有機會一統天下;敗則被困蜀地,所做一切化為泡影。

此時原本看戲的劉琰,站出憤然說道:“國家,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如何能為外援。”

劉禪停下踏步,聞聲望去,卻見面露憤色的劉琰。劉禪頓時無語,國事安能如此簡單對待。

劉禪準備出言呵斥時,頓時收斂心情,劉琰此言雖然不符合政治,但卻符合常人所思。

此時的劉禪反而靜下心來,思索其間利弊。殿中頓時陷入寂寞,眾人等候劉禪發言。

劉禪倒不是不想接納孟達,而是思索如何能將孟達此事,大漢能在其中取利。而且自己也必須表達出,自己對孟達接納之心。

劉禪停下腳步,跪坐御榻,心中定計,沉聲說道:“衛尉不知孟子度叛逃事情原委,今後子度叛逃一事不可再談。”

頓了頓,劉禪看向諸葛亮說道:“子度歸國所憂之事,相父與李卿書信相勸,朕亦會寫信與子度。”

“至於以子度為外援一事,朕以為子度兵少恐怕不能以助我大漢北伐。是故朕欲遣使出使東吳,望吳王孫權出兵相助我大漢。”劉禪繼續說道。

聞言諸葛亮面露難色。能讓東吳出兵相助最好不過,但以孫權無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