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以吳為援,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起早性格,恐難說服其出兵。即使說服成功,孫權恐怕也只會出動小股部隊應付了事。

諸葛亮思慮半晌,拱手說道:“國家,吳王若能出兵恐怕也是騷擾曹魏邊境,難以調動其中軍(洛陽禁軍)出動。對我大漢出兵隴右幫助不大,甚至不如子度舉兵相應。子度雖兵少,但其近在魏國腋下。”

劉禪沒有回答諸葛亮所言,而是淡淡笑問:“諸位可知孫權近些年所思何物?”

眾人又是困惑不解,唯有諸葛亮、鄧芝二人若有所思。

劉禪嘴角上揚,眼神明亮而深邃地將目光投向鄧芝,緩緩說道:“鄧卿出使東吳數次,可知吳王所思何物。”

鄧芝捏須沉吟,隱約間知道何物,但始終琢磨不透,只差一步頓悟。

“鄧卿,今年是東吳黃武幾年?”劉禪淡淡說道。

猶如一道驚雷閃過,鄧芝突然明白,拱手說道:“孫權近年所思不過稱帝一事。”

諸葛亮面露驚訝,猛然抬頭望向劉禪,作為經常寫信給陸遜、諸葛瑾的諸葛亮,瞭解東吳政治格局,同樣也瞭解孫權需要稱帝缺乏法理。

曹丕稱帝是由漢獻帝禪讓;劉備稱帝乃是自己為漢室宗親,光復漢室自然有責;而孫權是漢臣為身份佔據江東,後是魏臣身份佔據荊、揚、交三州之地,孫權自然沒有法理稱帝。

鄧芝此言落,結合劉禪之前言語,眾人皆知劉禪是何心思,滿殿寂然。

眾人忍不住瞧向一臉平靜的大漢天子,但看不出深淺,隨後又將目光移向諸葛亮,但諸葛亮此時已經將神情收斂起來,眾人不知何意。

此議,在此之前,可是一點風聲都沒透露過。對此,群臣對此表情不一,陷入沉默,大家都不太敢對劉禪欲讓孫權稱帝之事,發表意見。

諸葛亮不發表言語,則是考慮劉禪提議是否可行,作為優秀政治家的他,早已經將這些釋懷。大義之事,永遠都只是錦上添花之物。

但劉琰卻最先坐不住,不管如何,他不能讓劉禪肆意亂來,起身直接道:“國家不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