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兵不厭詐,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延語出驚人,拱手說道:“臣以為可先伐關中!”
劉禪聽聞後,瞬間一愣,莫非是子午谷奇謀。但劉禪也沒有打斷,而是示意抬手魏延繼續發言。
魏延見劉禪動作,心中稍微寬慰,繼續說道:“臣以為,此次北伐可效仿前漢韓信暗度陳倉之策。”
“韓信明出隴右,實際暗中偷渡陳倉,方破長安,還定三秦。是故臣以為我等可復行此計,由丞相仿前漢樊噲、灌嬰等人率兵從祁山道佯攻隴右,臣願率精兵走故道(陳倉道)襲取長安(注1)。”魏延揚聲道。
黃權聞言似乎準備反駁時,卻聽見劉禪出聲,淡然道:“魏卿且說為何?不必忌諱。”
魏延望著冕旒之後的劉禪,拱手正聲說道:“臣在漢中數年,對曹魏關中都督夏侯楙知之甚多,其人並無武略,為人怯懦,能鎮守關中,皆因其乃曹操女婿。加之我大漢多年在漢中無所動作,關中防線如陳倉城,夏侯楙並無修繕,若有臣能率萬兵出斜口,必可長驅直入長安。”
劉禪心中詫異,為何魏延不言自從子午谷出而是從陳倉道出,心中好奇問道:“魏卿為何不出兵子午谷?”
魏延聽聞後,頓時愕然,回神後苦笑說道:“陛下莫要取笑延也,子午谷長六百六十里(三百三十公里),其谷內地形險阻,道路崎嶇,兩邊高山對峙,中間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山岩上的棧道通行,其險遠勝蜀道十倍,若曹魏發覺,只需千人於谷中埋伏,臣與萬餘士卒性命皆難保也。”
“而且若遇下雨,則棧道斷絕,還需遣人修繕。即使過至子午谷,糧草如何為濟。”魏延解釋道。
劉禪則是尷尬一笑,緩解氣氛說道:“我見魏卿效法韓信冒險,是故問也。”
頓了頓,劉禪望著一前一後的諸葛亮、黃權兩人,沉聲問道:“不知相父與黃卿以為如何?”
諸葛亮倒是沒有言語,只是在旁撫須思索魏延所言。
但黃權卻是面露急色,出聲拱手道:“陛下,韓信暗度陳倉能成乃是因為秦分三地,地分三王,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三王無法齊心協力,項羽遠在彭城,方給淮陰侯機會。如今三秦歸於一統,魏都又在洛陽,洛陽至長安數日可達,若無法急下,大軍危矣!”
魏延聽聞後,面紅耳赤,極力爭辯道:“臣如果至長安,關中必然震動,夏侯楙乃無謀之人,若與我軍交戰,其必敗也!魏軍一敗,則我大軍勢如破竹,以待諸位率大軍至關中與我會和,則關中定也。”
黃權連連搖頭,生怕魏延帶偏年輕氣盛的大漢天子,面容嚴肅說道:“關中之地絕非如此輕易而下,文長可知韓信大破章邯等人多久之後,才拿下關中之地?”
魏延頓時啞口無言,面露難色。
黃權撫須感嘆道:“章邯等人堅守關中諸城長達十月,外無項羽救援,方才城破人亡。而且還是加之董翳、司馬欣二人投降。若我大漢即使能下關中,其幷州、洛陽二地旦夕之間便可發兵合圍,況且我等運糧還需要翻越秦嶺,路途何其遙遠乎?”
聽黃權此言,魏延神情間收斂不住羞愧,作為大漢的漢中太守,鎮守北境數年,提出此計策,居然漏洞如此之多。
黃權望著諸葛亮背影,頓了頓,又安慰魏延道:“不過文長此計,依然有可行之處,我等可聲東擊西,佯兵出斜谷,實出隴右。不知丞相以為如何?”
在旁沉寂許久的諸葛亮,終於發聲說道:“公衡(黃權字)此言有理,不過臣還有其他之策,可引誘曹魏之人不知我大軍真正動向。”
聞言後,跪坐在御榻上的劉禪,淡然的臉上露出笑意,抬手示意說道:“相父請言?”
諸葛亮手持羽扇放其胸前,微笑以示眾人,說道:“臣以為公衡之言,兵出斜谷可行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