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瓊州市舶司,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瓊州利盡南海,毗鄰南洋十餘個國家,貿易發達,所以瓊州軍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以保證航道的暢通和維護瓊州本島的安全。

現在陳宗昱既然帶回了瓊州軍急需的蓋倫戰艦以及能建造這種船隻的工匠,那批次建造水師戰船的事宜自然刻不容緩,畢竟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水師,即使陸戰失利也能退回瓊州,據海而守。

但是令馬仲英失望的是,跟隨陳宗昱前來瓊州的十幾個工匠居然異口同聲地表示,要想建成一艘海船起碼要兩到三年。

原因就是造船所需的木料必須是選用己儲存上好幾年含水量降到兩成以下的木材,理想的狀況是用乾燥的木材慢慢地造船,讓船的框架和外殼自然乾燥,所以木材通常在冬季被砍伐和儲備起來,便於保持乾燥,戰時緊急情況下一百八十天也能造好,但只能使用於燥程度不夠或者質量稍次的木材來造船。

但是用沒有乾燥的木材造的戰船,在陰暗、暖和、潮溼的壞境下幾年就會腐爛,木頭連線處強度會逐漸降低,船的框架和木料都會鬆動,最後徹底報廢。

而且遠洋木製戰船建造的每—個環節,從船體規格設計、原料供給到艉柱的傾斜角度、木材的除溼方法,都有嚴格的規範。

船隻的建造過程則相對簡單明瞭,首先是木材的選擇,最好的材料是橡木,佛朗機出產的橡木比普魯士中北部的橡木品質更好,南美心木和印度柚木也可以,橡木用於製造龍骨、松木用於製造桅杆和其他各種硬木用於製造船殼和甲板等。

“橡木?咱們的海船也是用橡木打造?”

聽完工匠的介紹,馬仲英就是一個頭兩個大,他本以為瓊州山多林密,只要有造船的技術,仿造西夷的戰艦並不困難,誰曾想居然有這麼多門道,而且對木料還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黃世賢到底是原清廷瓊州海防遊擊,對海船的結構和製作材料還是瞭解的,當即回話道:“啟稟大帥,橡木之所以能打造戰船,就是因為它硬度高,不容易開裂,我瓊州出產的榆木完全可以代替,卑職轄下的幾艘二號船就是用榆木打製的龍骨,是以木料並不是問題,只是木料風乾的時間太久,就算咱們人手充足,建成一支船隊也要差不多兩年。”

“兩年還是有些長,你們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在一年內替本帥打造三十艘六百料至九百料的蓋倫戰船?”

馬仲英還是有些心急,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明年三月延平王鄭經會病死於大員,而福建清軍則利用這個機會,發動了對大員的攻勢,並逼降鄭氏水師,雖然馬仲英不知道這段歷史會不會因為他的出現發生改變,但是他也要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否則一旦清軍吞併鄭家水師,那對同樣據島而守的瓊州軍來說那就是滅頂之災,所以馬仲英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以應付接下來的劇變。

“大帥,三十艘戰船未必能打造完畢,但先打造十幾艘小型戰船應該不成問題,卑職以為咱們可以向瓊州的漁民採購船隻,然後將船上的木料拆卸下來,重新打造所需的龍骨,再塗抹桐油,等這一批戰船建成,那造船所需的木料估計也能達到使用條件了。”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牛天宿雖然德行有虧,但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宦海生涯,還是有幾分急智的,他察言觀色,發現馬仲英對戰船之事很是上心,立時就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那就依牛先生所言,通知工科主事李德才在昌江入海口籌建造船作坊,咱們的市舶司也可以設在昌水入海口,此事就由郭主事一力主持,陳老先生可再去澳門採購戰船,務必在一年內,替本帥準備好二十到三十艘蓋倫戰船。”

瓊州草創,百廢待興,在落實造船廠的同時,瓊州市舶司的籌建也提上了馬仲英的日程表。

提到市舶司,陳宗昱就是眼前一亮,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