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0章 佈局朝鮮,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間,清廷把注意力都放到了中原和西北方面,對遠在遼東的朝鮮控制力減弱,朝鮮國王竟公然舉行了祭祀活動,而祭祀的物件便是殉國的大明皇帝崇禎,祭文的開篇便是,“崇禎七十七年歲次甲申庚子朔十九日戊午,朝鮮國王臣李焞,敢昭告於大明毅宗烈皇帝……”而在祭祀活動之後,朝鮮肅宗竟然又命人在漢城府築了一座大報壇,以祭奠崇禎皇帝。
【鑑於大環境如此,
肅宗的兒子英祖即位後,甚至直接將崇禎皇帝和洪武皇帝的神位請進了“大報壇”,使“皇朝之日月,復照於朝宗之邦”,而這座大報壇自此便成為了朝鮮君臣表達對明朝皇帝感恩之情的場所。
因此馬仲英相信朝鮮國王若是知道大明恢復南都,而大明天子乃是崇禎皇帝嫡親血脈的訊息後,定會同意和大明聯兵討虜。
周挺更奇怪了,他道:“讓錢孺怡去?他不過是個迂腐文人,能頂什麼事?還不如讓呂輕侯去,他的膽子至少比錢孺怡強。”
馬仲英笑道:“你懂什麼,錢孺怡的老子是士林領袖,朝鮮人又仰慕我中原文化,有他擔任宣詔使再合適不過了,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呂輕侯的骨氣卻比錢孺怡要強的多,那就讓他做副使,一起赴朝鮮談判。”
“末將知道了!”
周挺雖然不明白馬仲英為什麼這麼肯定能招撫朝鮮,但還是躬身領了軍令。
安排好宣詔使後,馬仲英又顧謂馬仲興開口道:“二哥,父帥曾說過,我馬家男兒,功名只在馬上取,自你入朝後,做弟弟的一直未給你封爵,就是這個原因,如今清軍主力幾乎都在江南,只有京畿和遼東還有部分軍馬,我有意令你領部分水師和蒙古兵進駐皮島,如此既能堅定朝鮮軍民之心,又能在東虜的背後插一根釘子,不知二哥願不願意去。”
馬仲興喜道:“去,為什麼不去?要不是看你政務繁忙,父親又病重,我早就想請命出征了。”
“那好,我便以大都督府大都督的身份加你為皮島遊擊,待錢孺怡他們出海時,你便點二十艘大海船和部分運兵船,攜帶三千蒙古兵隨宣詔使一起前往皮島,父親的身體你不要擔心,回頭我就把他接到府上,讓毓嫻、淑儀照看。”
“去!為何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