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1章 出征準備(上),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哥,遼東有兩萬餘盛京八旗,其中有不少是從寧古塔徵調的索倫兵,乃是偽清的精銳,你至皮島後,當採取避實擊虛之策,萬不可和敵正面作戰。”

讓馬仲興獨領一軍至遼東,馬仲英也是有考量的,因為他畢竟是自己的二哥,若是把他放到長江前線,楚軍系統內的將官一定會因為自己的原因,對他有所忌憚,從而影響前線戰事。

馬仲興欣然領命,他沒有馬仲英考慮的這麼複雜,作為馬寶的左膀右臂之一,他只想在遼東建一番功業,也好不被自個的弟弟比下去太多。

選派錢孺怡和呂輕侯二人出使朝鮮,抽調水師和蒙古兵隨使團進駐皮島,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因為楚軍內部並沒有熟悉遼東海路的水手,更沒人知道這一路的水文和地理,萬一出了意外,那這數千兵馬可就要葬身在茫茫的大海中,故爾馬仲英還是責成南直隸巡撫于成龍在江南招募熟悉海路的嚮導,待準備妥當後,水師方可動身。

就在馬仲英積極籌備進兵遼東和聯絡朝鮮之時,武昌清軍幾乎傾巢出動的訊息也由湖廣剿總加急送到了馬仲英的楚王府。

為此,馬仲英即令除所有在南都的文武將吏趕赴楚王府聽令,以應對這場決定江南歸屬以及明清雙方力量對比的大決戰。

“諸位,據前線訊息,偽帝康熙已經在武昌誓師出征,意欲先解南昌之圍,甚至全殲我江西駐軍主力,揚州的清軍也可能再度兵壓長江,這一仗關係到我軍能不能在長江一線站穩腳跟,能不能取得對偽清的戰略優勢,故孤決定親自至太平行營督戰,各處的錢糧補給以及朝中的行政事宜就交由中書省統籌安排。”

楚王府大殿內,馬仲英神色冷峻地掃視著大堂內坐著的一眾楚系文武將吏。

聞言,中書省右丞相金光祖起身回話道:“殿下放心,此前南都府庫戶部已經盤點過了,共存糧五十餘萬石,蘇南和浙北計程車紳又捐納了八萬石左右,足夠我太平和南昌前線支用半年,湖廣方面,有瓊州和廣州的糧食支撐,想來亦能堅持到夏收。”

馬仲英點頭稱是:“嗯,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那就先抽掉二十萬石,先分別轉運太平和南昌前線,以供大軍呼叫。”

“卑職領命……殿下,這次水師還帶來了幾船火山灰,要不要一起運到太平前線。”

金光祖投靠馬仲英後,也知道了楚軍在梧州時,曾依靠一座二里方圓的小堡擋住了清軍的攻勢,而這座堡壘正是用火山灰所制,現在清軍主力赴援南昌,金光祖認為正好可以批用這火山灰在南昌和太平修建防禦工事。

金先生所言甚是,火山灰確實要轉運南昌前線,至於怎麼用,那就要容後再議了。”

金光祖提到火山灰,馬仲英也是心中一動,其實此次面對南下清軍主力,馬仲英採取的是圍點打援之策,和當年奴酋洪太發動的松錦之戰如出一轍,之所以對南昌城和太平府圍而不打,就是想把清軍主力誘惑到已方選定的作戰區域,然後再相機切斷清軍後路,而火山灰便是修建防線最好的材料,其實馬仲英還思量了生產水泥來取代火山灰,只不過由於戰事緊張,一直未能把重心投入到發展上面。

蘇皖剿總總督秦懷忠疑惑地問道:“殿下,咱們是去打仗,帶水泥做什麼,這麼多火山灰轉運南昌的話,豈不是浪費人力和物力?”

“馬三德,你且去將內衛繪製的鄱陽湖地形沙盤與孤取來。”

馬仲英把目光看向了侍立在身側的馬三德和周挺,自從將決戰地點放在鄱陽湖後,馬仲英便令錦衣衛繪製了鄱陽湖一帶的軍事地圖。

馬三德這廝也甚有眼色,不光繪製了地圖,還舉一反三,根據南昌前線李興和鄱陽湖一帶的漁民提供的資訊,居然製作出了鄱陽湖所在區域的軍事沙盤,雖然是個縮略版,但山川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